绿色明珠大崎山

2022/12/09  浏览量:   作者:华 杉  

巍巍大崎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宛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团风、罗田、麻城三县市交界处。位于团风县贾庙乡境内的主峰龙王顶,海拔1040.8米,南距团风县城65公里。从贾庙乡汤漆湾沿棺材冲北上,山路崎岖,冲两侧两山对峙,形如犄角,此山比东南相对峙的小崎山高大,故名大崎山。她既有北方山川的巍峨雄奇,也有南方山水的灵秀神奇,是鄂东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大崎山属大别山系,天柱山脉。旧志载:“远自麻城龟峰而来,蜿蜒盘伏,至此突然高举,山势悬绝,甲于一郡。”山体呈东西向长形,面积约22平方公里。南部“山腰有寺,曰能仁”,唐贞观中(公元627-649年)建。“寺势颇宏放”,内祀佛祖、观音等,俗称大庙,解放前被国民党驻军拆毁,今仅存一栋。

由大庙北上3公里为主峰龙王顶,因有龙王寺得名。龙王顶四周石砌寨墙迄今犹存,传说筑于清代,高2至3米,厚1米许,外陡内缓,顶部面平,有四门,南为正门,进门300米许即龙王寺;北门外石岩壁陡,高百余米,东北侧有路通向接天山和麻城;东门至黄冈、浠水、罗田;西门至团风、新洲、武汉。

龙王寺建在寨内形似圆椅的山凹处,龙王顶原是熊姓祖山,传说一看山的老人挖了一个很大的黄荆(一种灌木)蔸子,出晒则雨,收藏则晴,十分灵验,族人知之,即以此蔸雕刻成一尊身高0.8米的龙王菩萨,并建庙祀。龙王庙始建时间不详,据现存石碑《名同山岳》载,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复修,全用条石砌成,上殿祀观音,下殿祀龙王,西殿祀佛祖。龙王龛置于条石墩上,传说龛墩下有井,深不可测,通至新洲涨渡湖。1978年拆龙王寺在原址建楼房(时为龙王顶林业队住址,今为大崎山特色山庄)时,见龛墩下有一天然石洞,洞口呈不规则的圆形,直径约0.7米,深约30米,现在8号房间内,已填塞,直到如今每到隆冬,8号房间内仍有雾气出现,人进去则顿然消失。

寺门前6米许,岸下有“龙井”,据碑文载,此井于光绪16年重修。旧志载:“井旁有庙,祀龙王极灵感,遇旱祷雨立应,四时多云,云生处产异草,以濯佩帨,清芬袭人,土人名曰濯云香。乡里人每瞻云出入,以决晴雨。谚曰:崎山戴上帽,农人喜得跳。”井口呈方形,直径1.5米,深4米许,底部北侧有泉眼,井水主要源于泉眼。以前天旱祷雨时,举行仪式,先将井水汲干,以活鳖一只,后唇穿系虎骨,放之井内,名为“龙虎相斗”。鳖在井底即趴入泉眼,泉水就不外流。这时,向井底鸣铳三响,因鳖受惊钻入泉眼内宽阔处,泉水突然涌出,人们便将此水装入备用的净瓶,抬着“龙王”祷雨。迄今此井水清如镜,常年不涸,是大崎山特色山庄的生活用水井。

“龙王井”西南约100米、海拔1015米处,有一块约16平方米的海沙芦苇地,沙似海沙,色略黄;芦苇粗壮,高4米许,一岁一枯荣,堪称奇迹。

龙王顶寨内面积50亩,遍地自然生长着质优形美的油松。解放后,原省长张体学曾登龙王顶,他规定不准砍伐此树。迄今,龙王顶寨内已为油松覆盖,株高10余米,胸径0.7至1米,直如笔杆,形似巨伞,四季青翠,景色迷人。大崎山“峰峦回合,飞瀑百道”,“幽涧鸣泉,哙吰不绝”,“孤岩兀突,仰插云霄”。且自唐至清,能仁寺和龙王寺同是佛教胜地,因而是游览胜地。历代名人的游山诗对它作了美妙的描绘。明代茅瑞徵游崎山诗云:“崎山高不极,半岭看云低。乱石纷排戟,飞梁回作梯。天风传远梵,人籁出烟谿。直拟扪萝上,攀跻境屡迷。”清代万为怿崎山纪游诗云:“峰转千盘一径微,游鞭尘扑意迟迟。猿啼杉杪愁难听,峦杂村烟到始知。涧草避阳留宿露,石萝衔霁曳新丝。自嫌颓放无佳器,漫道藏身稳待时。”还记述了道人石、留云洞等胜景,今仍存有仙人石、刘婆岩、衬腰石、鹅蛋石、鹰窠树和孙家洞。

大崎山的杜鹃花格外鲜艳火红,传说它是烈士的鲜血染成。位于西北麓的芦柴坳,曾是威震敌胆的鄂东抗日游击独立第五大队部的驻地。在峥嵘的岁月里,红二十八军和“五大队”在这里与敌人展开过殊死的搏斗,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洗礼。

大崎山的夏夜更是引人入胜。皎洁的月光泻在山间,勾勒出山峦铁色的轮廓,给树木花草蒙上一层淡淡的面纱,山风徐来,清凉温馨,侧耳倾听,左边山溪淙淙,右边松涛阵阵,令人心旷神怡。

大崎山的阳光明媚而柔软,山川房屋,白墙黛瓦,均浸透在油油的绿意里。尽管是七月,那种闲雅和舒适,让人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