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一支不落的长歌

2022/05/06  浏览量:     

  老区,一面不朽的旗帜,穿越岁月长河,饱经风雨忧患,成为华夏五千年史册里的华美经典;老区,一种不灭的精神,走过艰难困苦,走过风雨飘摇,走向不屈的斗争和顽强,成就经天纬地的风骨光照千古;老区,一支不落的长歌,驱散阴霾,吟唱奋斗和不屈,唤醒大地蓬勃的生机。

  老区的韵律是一份温情。在麻城,在红安,在罗田,甚至在我的家乡黄梅,我把深深浅浅的脚印留在这里,我呼吸着这片红色土地的呼吸,我聆听质朴的人民的心声,我仿佛听到“十万洞,十万人,革命路上有来人……”、“最后的一把米充了军粮,最后的一尺布做了军装……”亲近老区,我常常热泪盈眶。硝烟弥漫的岁月,“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儿童站岗,爷奶洗浆”,这是红十五军纪念地吴祥最真实的写照。1930年7月,红十五军在吴祥组建,全军两千余人,军长蔡申熙,政治委员陈奇。红十五军在鄂东特委领导下,以蕲春、黄梅、广济为根据地,横扫大江南北,先后攻打和占领了太湖、宿松、英山、蕲春等20多个重要城镇……

  老区的歌吟是敢于亮剑的号角。扎根人民,红十五军如鱼得水,“考田镇,打不进;考田国,打不得”那是口碑,更是威慑。吴祥小“莫斯科”由此得名。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一大批志士慷慨赴死,为着理想信念,他们面对死难,眼睛都不眨一下,昂首向前。红十五军奉命转移后,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反动派高叫“吴祥的石滚也要斩三刀”,惨绝人寰地举起屠刀,血洗红色根据地吴祥村。仅仅两天,全村36位革命烈士倒在血泊之中,十余家被灭门绝户,烈士吴少溪一家9人为革命献身,以致共和国成立时,吴祥村人口由大革命前1300多人锐减至600人。黯黑的夜晚,吴少溪带领赤卫队藏进了红军洞,敌人闻讯赶来,数次威胁利诱,终于没有如意,最后敌人把伴有辣椒粉的野草点燃。30出头的年轻人被砍下头颅悬挂于大庙桥头,临死,吴少溪高呼“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咬碎舌头,鲜血喷涌。

  老区的唱腔是这个世界最美的绝唱。1927年秋天,革命者吴介藩骑马回到村庄。一连做了几件出格的事情,先是把家里的田契当着村人的面焚烧了,接着把家里的佣人辞退,紧接着把未婚妻休了,他写了一封信对未婚妻说,革命有牺牲,我不能耽误你的青春……

  牵着马,离开村庄,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为他送行,这一刻,吴介藩的眼泪猛然涌上来。扶着老母亲,他深深跪下去,这一跪,竟然是天遥地远,这一跪,竟然是生离死别……

  儿啊,你什么时候回来?娘泪眼昏花。

  天下清平公正,孩子有书读,农民有田种有饭吃,革命成功了我就回来服侍你老人家。吴介藩翻身上马,他的眼泪终于没有忍住,哗啦啦洒在马背上。

  他再没有回来。他牺牲在江西南昌。他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

  老区是永远年轻的信念。在城镇,面对熙来攘往,我常想,甘洒热血,生死度外,理想信念何其厚重。以低俗的价值观念去打量,去评判,无疑是对老区革命精神的亵渎。

  厚地高天,老区是一支不落的长歌,浩气回荡,永远与大地常在。

  作者:黄梅县黄梅镇周火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