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9 浏览量: 作者:团风县总路咀镇老促分会 来源:团风县老促会
6月16日,行走在革命老区团风县总路咀镇锥子河村,处处洋溢着发展的生机与活力。错落有致的房屋,清澈的河道,整洁的长廊步道,花卉大棚内村民忙碌采摘着非洲菊,工业园区内项目建设热火朝天,这般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很难想象几年前它还深陷困境。
锥子河村是由原东江河村和锥子河村两村合并而成,地处团风县总路咀镇东部、318国道旁,版图面积6.9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民小组,668户2288人,党员100人。三年前,锥子河村因环境治理脏乱、基础设施陈旧、经济发展落后被确定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面对后进形势,村“两委”班子毫不退缩,开启蜕变之路。
党旗领航点亮“奋进之光”
换届以来,锥子河村发展迎来了全新契机,村“两委”班子6人,平均年龄39岁,大专以上学历占5人,新一届班子不断凝聚党群合力,激发发展潜能。
“走出去”学经验。以前村里想要搞发展,群众不理解,拆除乱搭乱建阻力很大。村党支部深知闭门造车难有大成效,只有带党员出去看一看,比一比发展差距,才能让党员直观感受发展带来的实在好处。村党支部利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和塆组会统一思想认识,带领党员学习牛车河周边村先进经验,党员们目睹了现代特色采摘农业、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感受乡村发展带来的蓬勃人气,一致认为村级要发展必须求变,每个人都应该贡献智慧力量。
“优服务”聚民心。村党支部按照“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面积最大化”要求,以打造聚人气的温馨港湾为目标,将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如今,走进其中,便民服务窗口一字排开,村干部笑脸相迎,再往里面走,增加了阅读角功能,从办理日常事务的便捷窗口,到组织文化活动的多元平台,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贴心服务,真真实实拉近了党群距离。
“齐参与”共奋进。无论是环境整治的脏活累活,还是产业发展的征地协调,党员们都冲锋在前,在人居环境整治和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退休党员干部郭以电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一户户走访,耐心倾听化解顾虑,助力征地拆违调解,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党员汪建勇在防汛救灾危急时刻,跳入水流疏通河道,合力挽救百姓农作物……在先锋党员的带动下,村民积极投身村级建设,从建言献策到亲自动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子人气愈发旺盛。
产业引擎驱动“致富风帆”
产业发展是推动乡村前进的核心动力,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锥子河村依托便利的地理位置,坚持以建设工业园区为主导,多元产业协同发力,激活了村级发展新引擎。
锻造“强盛引擎”。经镇党委政府工作专班不遗余力推进,2024年锥子河村工业园区盛大开工并成功招引3.3亿元农产品加工项目——浪阁鲜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全村发展的关键里程碑。在工业园区建设期间,镇村两级工作专班全程跟进,每周召开例会分析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项目引进后,积极协助企业办理各类审批手续,为项目顺利推进保驾护航,项目建成后将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带动160名群众务工增收。
绽放“美丽经济”。锥子河村积极引进在外能人孙胥平和凡志梅夫妇返乡创业,夫妻二人长期在武汉从事花卉行业,其子孙宇凡“花二代”在村党支部的感召下,怀揣着对家乡的眷恋与创业的热忱归来,100亩花卉基地依势而起,引进非洲菊、蓬莱松、三色堇等种苗进行培育及产销,如今连片的钢架大棚在田野间闪耀,从种苗扎根到花朵盛放,再到花卉畅销各地,这条产业链不仅为锥子河村镶上了一道亮丽的“花边”,花卉采摘、包装、运输等环节也吸纳10户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畅享“阳光红利”。流转山林、水面、田地共500余亩给光伏发电基地,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搭建起广阔的“舞台”,一块块光伏板如同蓝色的铠甲,整齐有序地排列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天赐的“阳光红利”,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10.7万元,村民每年可获得16.8万元的土地流转金。同时,将便捷的交通成功转化为发展动力,村党支部与武英高速服务区深度合作,优先录用本村村民,每年提供不少于50个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就业增收,让村庄融入更广阔的经济循环。
生态添彩绘就“宜居家园”
全面启动锥子河人居环境整治,有效整合上级资金,广泛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拆除乱搭乱建,对房前屋后道路、挡土墙、护栏、驳岸进行综合整治,将“生态基地”转化成了“生态优势”。
以河为脉焕新颜。以锥子河为轴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整治工作深入到小组的每一个角落,发动党员带头拆,群众跟着拆,以往那些杂乱无章、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被纷纷拆除,河道岸坡得到彻底清理和整平,曾经普通的“生态基地”,通过精心整治,成功将生态潜力转化为引人瞩目的“生态优势”,绿意盎然、整洁有序成为村庄新貌。
以管为要护长效。一方面,聚焦村容村貌提升,定期组织党员先锋队、村民志愿者、五员清扫村内道路,清理卫生死角,确保公共区域干净整洁;利用闲置空地打造小型文化广场、小花园、小菜园,美化村庄环境。另一方面,强化垃圾处理,按区域合理增设垃圾桶,安排专人负责清运,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加大环保宣传力度,通过村广播、村民微信群等普及环保知识,鼓励村民做好自家房前屋后卫生,不乱堆乱放,多方发力实现村庄环境长效洁净。
以融为桥促振兴。如今的锥子河村,凭借着卓有成效的环境整治与蓬勃发展的多元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生态保护方面,村民们已然形成共识,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态优势”,自发参与到环境维护中来,每周五定期清理河道、打扫卫生、植树造林,让村庄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在产业发展方面,积极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在产业基地务工增收,生态与产业相辅相成,共同勾勒出一幅宜居宜业的美好蓝图。
编辑: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