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牛车村的振兴双引擎:

产业田里“捞金”,文化席间“留魂”

2025/05/07  浏览量:   作者:赵聪 苏琳  来源:武穴市老促会

四月,春阳抚照,绿意涌动。航拍镜头下的武穴龙坪镇牛车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在8000亩稻虾养殖田里,种植户们正忙着投料、下笼,为下一批出虾做准备。

产业升级让乡村发展“跑起来”

“吼”随着老胡的一声怒吼,一群白色水鸟振翅惊飞,“现在池里还有不少虾苗,我每次路过都要看看有没有水鸟捕食,好及时驱赶。”

牛车村是龙坪镇唯一的“水袋子”村,以前,农民仅靠种植水稻维持生计。2019年,该村以党建引领实施乡村振兴,努力打造一村一品,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开始发动10名党员干部进行虾稻连作,选派5名无职年轻党员到“龙虾之乡”潜江市学习取经,带回了宝贵的养虾技术和成功经验。短短几年时间,该村实现全民养虾热潮,全村8000多亩农田全部进行虾稻连作,涌现了20亩以上养虾大户150多个,1000多人从事捞虾增收,亩平均增收3000多元,是以前每年种一茬稻谷的收入的3倍以上,全村农民仅发“虾财”近1600万元。

产业发展让不少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返乡投身稻虾连作产业。村里多了年轻身影的同时,产业发展也被注入更多“青春活力”。80后青年小胡在外从事装修行业多年,在老胡的不断引导下,2020年开始返乡承包67亩土地,开启了自己的养虾事业。“我们这儿水质好、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养出来的小龙虾肉质紧实,个头肥硕,市场竞争力强。”谈到未来,小胡满怀期待。“虽然旁边就是小龙虾综合交易中心,在家坐着就有很多老板上门收虾,但我还是想试试再深入一步,争取打造一个自己的龙虾品牌。”

文艺活动让乡村治理“活起来”

“今天早点收工,上午大舞台那儿有表演,中午村里还准备了大席呢!”老胡对着小胡吆喝了一句后,就开始收拾工具。原来今天在牛车村张龙垸举办“墨流千年 文润龙坪”理论宣讲暨文艺巡演活动。活动创新“理论+”宣讲模式,通过文艺演出、故事讲述、阵地宣传等形式,推动理论宣讲“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舞台上,演员们朴实的歌声、热情洋溢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戏曲表演后,龙坪镇宣讲员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志愿者们,以小品等形式向现场观众宣讲移风易俗、防范养老诈骗、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等理论知识,让村民们不仅在寓教于乐中享受了一场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文明生活的理念。舞台下,各镇直机关单位开展科技咨询、农技服务、医疗义诊、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每位村民都可以在建议簿上写下自己对身边事、关心事的意见建议,自己唱主角,共建幸福家园。

环境升级让乡村建设“靓起来”

腰包“鼓”起来了,文娱活动多了,但垸场内遇雨则烂的泥泞路始终是牛车人心里的一个小疙瘩。新年伊始,牛车村学习运用乡村振兴“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通过召开垸子夜话、村民代表会,发动村民一齐动手改变村庄环境和村庄面貌。自行动开展以来,村民自发参与垸场环境整治活动30余次,拆除旱厕、猪圈、破旧危房等临时建筑100余处,取得了显著成效。牛车村并不满足于“拆通畅、码整齐、扫干净”的基本要求,打算充分利用乡村振兴“千万工程”契机,重新规划垸场路线,提升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完善道路照明设施,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持续开展“四旁”绿化行动,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编辑: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