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4 浏览量: 作者:团风县老促会 来源:团风县老促会
图为团风县城一角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革命老区团风县从试点推进到扩面提质,“共同缔造”理念正深植全县广大干群心中,如今,一幅乡村和美、城乡和谐、产业兴旺的美丽城乡画卷正徐徐展开。
路通业兴 “四好”农村路助推村强民富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漫步在淋山河集镇,道路建设焕然一新,不仅为镇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也让集镇居民更有幸福感。
淋山河镇居民张富达说:“这个路没有修之前,又窄又脏又破,人又少,车又少。修好了之后,出行方便,车流也大,人来往也多,感觉很漂亮,看到也舒服。”
近年来,团风县坚持把城乡道路畅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富民强村的基础工程和重要抓手,以“品质高、服务优、路域美”为目标,以“质量过硬、路通民富、出行便利、绿化优美、路域和谐”为导向,把建好“四好农村路”与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相融合,将农村公路由“交通线”转变为“风景线”“产业线”,全力推动群众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路旅融合。牛车河环库彩虹公路沿线风光逶迤、美不胜收,将散落在牛车河流域周边丰富的红色文化、田园山水、林果绿色种植等农林文旅优势资源串珠成链。道路一侧是绵延起伏的山峦,一侧是时隐时现的碧波,一幅山水画卷展现于眼前,这条路被评为全国“最美自驾路”,成为了游客必去的“打卡地”。
因路而兴。曾经,因为交通不便的瓶颈制约了当地民宿的经济发展,守着金山银山干着急。“自从这条路修了之后,游客比以前也多了不少,现在过来游玩的人每天的数量也比以前明显增多。”东岳岩民宿综合体项目经营负责人王建峰说。
农村公路,关乎民生,连通民心。团风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努力建设“四好农村路”,打通农民出行“最后一公里”。从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到平整宽阔的柏油路;从曾经的交通闭塞,到如今的畅通无阻。该县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的带动效能,不断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同时以路为媒,一招多效,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等相结合,引领乡村振兴,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截至2024年底,团风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41.84公里,农村公路铺装率为100%,乡镇公路通达率100%,农村公路管养桥梁470座,2000人以上行政村通双车道和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均达到100%。如今,“四好农村路”变成了团风新农村的平安放心路、通畅护学路、幸福小康路、特色产业路和乡村旅游路,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就像毛细血管,修到了家门口、田地间,把山、水、村落串珠成线,实现了农村“宜行、宜学、宜居、宜业、宜游”的梦想。
物畅其行 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取件、扫码、出库……3月12日下午,团风县总路咀镇白坳村村民陈盛来到村寄递物流便民服务站,领取快递包裹。“村里有了快递点,网上购买的东西两三天就能送到手上,再也不用跑到镇上取了。”陈盛感触颇深。
过去,白坳村村民寄取快递得去集镇。快递成“慢递”,费时又费力。
农村寄递物流是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重要渠道之一,对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团风县以农村寄递物流助推农产品上行省级改革试点为契机,建强做实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切实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乡“最后一公里”。
畅通末端循环。大力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出台《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县乡村中心、站点建设,着力构建1+9+184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建成县级物流集配中心,依托邮政公司、农产品营运等经营力量,整合中通、申通、极兔等5家快递公司,实施邮快合作、快快合作等方式,推动资源整合、产业聚集和规范管理。截至目前,已实现快递日均上行11.5万单、下行4.1万件。
提升服务质效。统一分拣,建成高规格快递自动分拣仓,添置智慧自动分拣设备1套,更新端口210个,满负荷运转下快件处理量高达1.2万件/小时,每日处理能力最高可达20万件,大大提升分拣效率;统一运输,整合“快快”下乡邮路10条,将原有各快递企业的10辆运输车减少到3辆,利用全县现有23条农村客运线路,快递上行平均单价下降36%。
实现叠加扩能。探索实施“物流+”运输模式,让优质特色农产品上行有了更多更好运输选择。全力推动“土特产”出山进城,定制城乡配送专线3条,配备快递专车3辆,按照每单0.1元补贴标准,支持邮政、快递企业主动对接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为订单农业提供专业化供应链寄递服务。依托雪山岭村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车间、直播带货间、培训基地等优势条件,着力打造电商专业村,去年以来,该村已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500余万元。
水清岸绿 打造小流域综合治理样板
如今,漫步在风光旖旎的牛车河水库,碧波清浪一览无余,青山相映,宛若画中游。
曾经水面污染,荒山遍地,冷清偏僻,而今水清岸绿,茶果飘香,游人如织。从充满乡土特色的乡村客厅到规模宏大的连片农业产业基地,从活力四射的月亮湾露营基地到古色古香的百丈崖,一幅巨大的山水美景画卷,在团风县牛车河乡村振兴示范区徐徐展开。
近年来,团风县抢抓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片区建设政策机遇,坚持系统观念,打通水脉堵点,积极探索小流域综合治理实践路径,实现流域生态修复与产业转型发展有效衔接,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强化系统治理。编制牛车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打破区划界限,以小流域为基本治理单元,推动跨区域协同治理,变“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依据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对照正负面清单,制定项目清单,根据轻重缓急,列出项目优先级,整合小流域资源,统筹实施工程化措施,变“项目导向”为“规划导向”。2023年以来,通过整合流域内涉农资金、政策性项目,启动实施低效油茶林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项目。
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水库之间互联互通,以牛车河水库为核心,以7座中型水库为节点,通过“上补、中蓄、下灌”,实施水库连通工程,形成“蓄、引、提、调”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自流系统,有效解决区域性缺水问题。面对超长期强降雨,团风县通过科学调度,流域内水库渠系没有出现险情,也没有灌区农田受灾。
加强污染治理。针对水产养殖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等问题,采取全面收回水库自然水域养殖承包经营权、推广蛋鸡、生猪绿色环保养殖模式,坚持“控污+截污”双管齐下、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同厕所革命结合起来,推行“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五级垃圾处理模式等方法。从水库到岸线,再到全域,坚持流域治理一盘棋,牛车河水更清、岸更绿、生态山水底色更加亮眼。2024年,牛车河库区水质提升到总体III类、局部Ⅱ类。
推动可持续发展。推动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小田并大田”、土地流转等方式,变分散为集约,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引进市场主体参与产业项目开发,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效益;搭建乡村振兴投融资平台,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产,创新农村资源要素融资方式,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动力活力;通过土地入股、房屋出租、订单生产、参与务工等途径,建立健全“公司+协会+订单+农户”“442”等利益联结机制,拓展群众增收渠道。2024年上半年,库区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景村融合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在团风县贾庙乡接天山村,只见村庄绿水环绕、整洁干净,村中文化广场上文体设施齐全,恬静的村庄里,不时传来村民们的欢声笑语。
“村庄变美了!出门就是水泥路,家家门前绿树成荫,自来水通到庭院里,村里有了文化娱乐的广场,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都是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大变化。”细数村子这几年发生的好事情,80多岁的村民胡春阳赞叹不已。
贾庙乡党委宣传委员邱志敏说:“接天山村紧邻大崎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但以前村里道路泥泞不堪,尘土飞扬。2023年依托团风县北部山区和美乡村示范片建设项目契机及“牛车河-大崎山”农文旅联动发展格局,村内基础设施有了质的提升,村内的道路实现了全硬化。如今路好了,地面干净了,灯亮了,来玩的人也有了,村民的心情变好了,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致富劲头更足了。”
近年来,团风县持续开展“和美乡村”创建活动,整合全县政策、资金、资源等要素,县、镇、村三级联动,充分挖掘村庄自然风光、红色遗址遗迹、农业生态等资源优势,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个个昔日藏于深闺不为人知的小村落,如今实现了美丽蝶变。
注重创示范树典型,完成杜皮村、牛车河村、百丈崖村、白坳村、肖石坳村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和3341户美丽庭院示范户验收表彰。
聚焦“扫干净、码整齐、清通透、多栽树、改厕所、治污水”六件事,以“五沿”区域乡村为主战场,确定63个重点攻坚村,每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暗访,村庄面貌持续改善。
和美乡村建设与经营要统筹推进,“乡村美”与“百姓富”在团风县实现了有机统一。该县依托产业帮扶有利政策,不断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全县茶叶、中药材等产业蓬勃发展,订单农业方兴未艾,荸荠、黄桃、柑橘、瓜蒌等种植多点开花;依托红色团风,名人故里,传统文化等自然资源禀赋,引导村庄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全县建成一批农红绿文旅、茶旅融合的美丽乡村和传统古村落,实现了增绿增景增颜值,富脑富村富口袋。
路畅、景美、民富、村强,团风县乡村处处酝酿着勃勃生机,一幅整洁、文明、和谐、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团风大地徐徐展开。
乡风文明 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
“现在院墙拆除了,到村里办事感觉亲切多了,而且还设置了老年人、儿童活动的地方,也有图书阅览的位置,环境改善了,我们会经常过去坐坐。”团风县总路咀镇余家菴村十一组村民徐爱军感叹不已。村部院墙的拆除,由此打开了一扇干部直面群众的心门,党群关系更近一步。
自开展共同缔造以来,团风县坚持以点带面、分层分类,分三批选择了85个村(社区)开展共同缔造试点,围绕“整村示范、整乡提升、整县推进”基本思路,推动共同缔造从试点打样到扩面提质、整体铺开。
回龙山镇殷家楼村为解决塆组环境基础差和群众对“共同缔造”理念理解不深的问题,通过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到临近的共同缔造示范点参观学习、搭建“塆子夜话谈共建”“户院会上听心声”等民主议事平台,引导群众“沉浸式”感受“共同缔造”带来的喜人变化,转变思想观念,激发党员群众共建热情,充分唤起群众主人翁意识。
但店镇黄坳村厚植共同缔造理念,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让群众站“C位”,当“主角”,以“家庭卫生、个人卫生、村庄卫生”为重点,发动群众主动参加“美丽城乡建设”行动,免费提供机械作业、人工,自主拆除违建,实现了村庄环境更美、村民人心更齐、产业发展更旺、基层治理更优,描绘了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
杜皮乡汪家畈村注重抓基层治理促乡风文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村规民约由“干部定”变为“群众议”,经过多轮协商,最终制定出“十个倡导、十个严禁”为内容的村规民约,举办“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红色文化轻骑兵”等文娱活动,开展留守儿童帮扶慰问活动,让群众在休闲之余感受党的温暖,凝聚村民参与村级议事决议的共识。
据悉,团风县在全县广泛开展“党旗下的塆组恳谈会”“小区夜话”活动300余场次,收集群众需求1200余条,梳理并纳入民生实事30余件。同时发动群众参与美丽城乡建设,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近10万人次,建立重大民生项目,建立部门协同攻坚联动机制,整合住建、电力、城投等部门力量,提档升级经济园片区、河西岸正街基础设施,新建口袋公园3处。
编辑: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