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4 浏览量: 作者:陈良新 来源:红安县老促会
初冬时节,进入红安县上新集镇新和村龙井冲村庄莲藕种植田基地,一位藕农正在田间忙碌着采挖成熟的莲藕,藕农将一筒筒的田藕从田中挖取并分拣到挑篮中,篮子里盛装的田藕呈银白色、外皮光滑,藕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从2016年1月份开始注册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那时起,我就转流承包了村集体上百亩农田种藕,以特色莲藕种植为主并配套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今年四月份种植的田藕,到七月份收获就开始采挖直到第二年五月份,田藕采挖完后又栽种。我们家年年栽种莲藕,近几年来的莲藕种植和销售收益比较保稳,莲藕主销客户端是本地县乡超市、酒店及菜贩子,能正常售卖的莲藕持续时间可以达到10个月。同时我又在莲藕水田间配套养殖龙虾和各种鱼苗,特色养殖增收了5万余元。”红安县上新集镇新和村莲藕种销大户陈永安介绍。
新和村由原石牛山村和龙井冲村合村并居,位于上新集镇北端,红安西环路王姚线穿村而过,距离镇街2.2公里。
龙井冲位于镇区东北部,与二程镇相邻,美丽的刀背岭山脚下,其龙井水资源丰富。独特的资源气候造就“新和莲藕”。据勘察资料介绍,龙井冲的龙井水是由地下水与地面水两部分组成。地下水比重较大,因此地下水在地面水之上,如用棒搅动井内泉水,下面的泉水会翻到水面,形成一圈分水线。不一样的地形、土壤、气候和水体,让“新和莲藕”具有了不一样的品质。
陈永安今年49岁,初次相识看上去,是一位经验丰富、勤劳务实的致富能人。他说自己从2015年开始种植莲藕,至今已有上十年时间,这几年来他和家人吃了很多苦,投了很多钱改修一部分农田栽种莲藕。那段时间,陈永安在实践中认真摸索、钻学莲藕栽种技术,通过多年来的摸爬滚打,不仅学到丰富的莲藕栽种技术,又做优做大特色莲藕产业,成为新和村名副其实的莲藕种植专业能人。陈永安思路清晰,谈莲藕、话家常。他对家乡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莲藕的生长周期和种植技术有着丰富的知识。他穿着朴素,手上有着劳作的痕迹,但眼神中透露出他对农村的热爱、对农业丰收的期待。
“莲藕采挖期长,一般可以从每算的七月份持续到次年五月份。今年我流转承包了188亩藕田,目前每天可出藕近千斤,都是当天新鲜采挖分拣洗净并运送到超市、酒店等市场,现在种藕是稳赚不赔。”陈永安介绍
采访中了解到,新和村“高泉”合作社莲藕从种到收有十个月,即每年的七月份开始采挖莲藕,到八、九月份莲藕产量上升,销售高峰期可以微信订单销售,采取批零兼营(即每斤新鲜莲藕批发价是3.5元、零售价是5元)运营方式。新鲜绿色生态型的莲藕产品销售遍布本地县镇26个超市,还有周边菜贩子经常到新和村合作社联系批发定销莲藕。同时陈永安还在大悟县河口镇街道设有固定零售莲藕摊点,日常销售莲藕。莲藕产销两旺,不断的满足周边市场及居民蔬菜产品的消费需求。
上新集镇新和村龙井冲片区土地肥沃、水质良好,种出的莲藕个大、口感香甜,不仅受到市场的青睐,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还成为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新和村党总支委员刘世模介绍,新和村以经济合作社的模式规模化种植双季莲藕,可以帮助村内及周边的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带动群众就近就便务工和在家门口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致富。目前有40余户村民常年累月在合作社务工,年人均收入1万元;目前村的流转给合作社负责人陈永安种植的农田莲藕面积达188亩,农户获得的每亩农田流转费收入达300元。
莲藕大户陈永安介绍,合作社突出莲藕种植为主,特别是依托天然的龙井冲水资源和肥沃的山冲水库周围良田,引进优质莲藕品种(鄂莲5号、鄂莲6号),莲藕产业已渐成规模,莲藕种植覆盖龙井冲片区五个村民小组。近年来种植的一亩莲藕最高产量达到5000~6000斤,每亩平均单产可达到2000斤,所有流转农田可收获莲藕40余万斤,实现产值150余万元,采挖莲藕一项合作社去年增收100万元。
近年来,上新集镇新和村依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以“野菊花+油茶+红苕+莲藕”的特色产业链为重点,支持发展“一村一品、多元一体”,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新和莲藕”已成为红安乡村生态文旅型地方特色产品,新和村的莲藕种植不仅有效带动乡村产业兴旺,也让乡村生态环境越来越美。
编辑: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