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5 浏览量: 作者: 徐中华 帅又龙 来源:武穴市老促会
老山之战是建国以后一场极为特殊的战役,持续时间之久,战斗之激烈,历史上罕见。此次战役中,我军采用“轮战练兵”策略,投入作战兵力一共有7个军区,总人数大概在15万人。持续十年的老山战役结束后,对我军造成了严重伤亡,有近3万人在前线阵地为国捐躯。老山战役相当惨烈,同样也是意义非凡。它的意义在于无数战士用鲜血换来和平,正因为有了他们英勇献身精神才有了老山战役的最终胜利,才有了今天的中国边疆国土长治久安。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正义枪声打响以后,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踊跃参军,奔赴战场。他们之中有不少人血洒疆场,永远安息在祖国的边疆热土上。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永远铭记他们。当年,湖北省广济县(现为武穴市)就有这么一批热血青年,他们雄赳赳,气昂昂,登上了开往老山前线的火车,坚决要求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临上战场前夕,这些武穴好男儿在火车上共同约定:既然当兵就不怕流血牺牲,捍卫祖国尊严当视死如归。如果我们之中有谁回不来了,他的父母就是我们共同的亲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一起照顾到底,决不食言。
在老山前线的枪林弹雨中,最后有五位武穴籍战士壮烈牺牲,成为永恒。一句承诺重千金,人间大爱总关情。1986年以后,有110名退伍老兵陆续返回家乡。他们回到武穴后,牢记自己的庄重诺言,要把烈士们的父母当成了自己至亲,孝敬着,照顾着,寒来暑往,体贴入微。而老人们也早已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种超越血缘关系的友情持续了33年,至今也未间断。
时间回溯到1984年,回到那些难忘的战斗岁月。这些来自武穴市的义务兵:毛国荣、吴和弟、周中良、陈少华、汤立强、何祥德、罗敏、刘亮华、郭志雄等人同乘一列火车,同赴一个战场,他们作为“陆一军”战士前往老山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每一次冲锋陷阵前夕,战友们照例重温生死约定:不管以后的生活有多么艰难,那怕是倾家荡产,也要替牺牲战友的双亲尽孝尽责,信守诺言,义不容辞。
老山战斗打得异常惨烈。何祥德深情回忆:“武穴籍战友中有120多人参战,在1984年12月到1985年2月的3个月时间里,毛国荣、吴和弟、周中良、陈少华、汤立强五人先后壮烈牺牲,他们最大的23岁,最小的才19岁。”
陈少华同一个连的战友程志旗,如今是武穴市妇幼保健院负责人。他回忆道:“陈少华在部队是一个炊事兵,临战前夕才整合到五班当副机枪手。考虑到他平时没有作战经验,连队在第一次战役中没有安排他上。没有想到,他竟然写血书要求参战。牺牲的前一天晚上,他高兴地找到我,说首长同意他参战了,并留下一句嘱托 ‘一旦我牺牲了,请照顾好我的家人’。”
一句诺言铁板钉钉,义务坚守终生不悔。退伍老兵何祥德说:“我们为牺牲的烈士照顾亲属,不只是为了兑现一个承诺,也是在用实际行动怀念战友。每次从烈士亲属家中离开时,我总有心酸的感觉。只要我们这些老兵还活着,就一定会替牺牲的战友们照顾好他们双亲。”
老兵们替牺牲战友尽孝33载,这份深情,这种义举,感动了不少烈士亲属以及四邻八方的乡亲们。烈士陈少华的母亲热泪盈眶地说:“时常对欠下的恩情无以为报,只能等到来世再回报了。儿子有你们这样的好战友,我想他在九泉之下一定会安息的。”
编辑: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