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展示时代风貌 赓续红色血脉

黄梅老区:183艘龙船闹端午

2024/06/11  浏览量:   作者:蔡桂茂  来源:黄梅县老促会

6月10日,黄梅县小池镇东港,锣鼓喧天,红旗飘扬。龙船竞发,破浪前行。桨手分两列站立船上,在锣鼓指挥下,听鼓下桨,奋楫抢先。好一派划龙船,庆端午的热闹场面……

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抪黄梅革命老区弘揚传统文化,展示时代风貌划龙船实况。

展 现 时 代 风 貌

黄梅县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的长江北岸,素有划龙船习俗,据该县宣传部提供资料表明,今年,全县共有183艘龙船参加端午划龙船活动,分小池、分路、孔垄、濯港、蔡山5个赛区,参加活动浆手16000余人,最大龙船可容200名浆手。是黄梅县革命老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桨手最多的划龙船活动。仅6月8日,黄梅县小池东港赛区观众达5万余人!

弘 扬 传 统 文 化

黄梅县划龙船独特,桨手都是站着划。相传元末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前,朱元璋率军在黄梅境内的龙感湖、太白湖训练水师,水师站姿握桨划船,随时参加水上战斗,黄梅划龙船吸收元末明初水师训练元素,站姿划船延续至今。一般说来,端午节举办龙舟比赛活动,称为划龙舟,黄梅不称划龙舟,而叫划龙船,划龙船的称谓也与水上战船的传统习俗有关。

黄梅县老促会参观小池滨江公园渡江立体塑像

赓 续 红 色 血 脉

黄梅是革命老区县,大革命时期,革命烈士余壮飞,革命资深前辈蔡琼、梅白等带领湖区人民,以人熟、地熟、水性好优势,在湖区与敌人进行游击战,挫败敌军锐气。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可靠的根据地。1949年5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十八军一四三师和五二兵站一万多人在黄梅抢渡长江的日子。为了打胜解放军渡江战,黄梅老区及时组织民船330只,大米80万斤,银元12000块,军鞋3000双,选用水性好的渔民帮助解放军训练水上作战能力,勇敢投身渡江战斗,摧毁了国民党在长江南岸苦心修筑的防线。解放军胜利渡江后,小池口召开庆功大会,向参加渡江的黄梅船工授发锦旗和渡江光荣证书。对黄梅老区拥军拥政给予表彰和奖励。2019年9月,小池镇滨江公园修建渡江纪念立体塑像,让红色记忆,代代传承。

黄梅龙船盛况空前

黄梅端午划龙船历史悠久,技能瑧熟!富有独特站姿划船和浓郁家国情怀。每年端午划龙船,许多青壮年从千里之外的北京、深圳等地赶回家乡,举桨奋楫,一展雄姿,共庆佳节!

编辑:张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