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绿”路进入“国家队”

——探访团风县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2024/01/02  浏览量:   作者:华杉  

图为团风富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11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公布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革命老区团风县入选。元旦前,笔者就此进行蹲点探访。

严格减化肥控农药,补贴使用有机肥绿肥——

种粮就要种出放心粮

年底,团风县种粮大户胡云伟、胡亚楠夫妇在算收成账:2023年每亩田少用10公斤化肥和一半农药,一季稻亩产700公斤,产量增了一成,成本降了三成。

成果来自有机种植。这对“90后”新农民在黄湖农场流转了1200亩田种水稻,以前长期施用化肥而使土壤肥力下降,于是他们邀请农技专家来解难。

“分析土壤成分后,我们精准配制有机肥,再运用秸秆还田、绿肥种植、深翻土壤等技术,多途径提升地力水平。”团风县农技专家王红飞介绍。

2022年起,团风县出台补贴政策,发动23个种粮大户建成20个集中连片紫云英示范片,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淋山河镇种粮大户张耀华说,紫云英翻压回田,每亩可提供氮磷钾营养元素8到10公斤,下季作物每亩化肥使用量可减少20%。

图为大型秸秆回收处理加工厂内景

据了解,以前农户直播稻种,杂草与秧苗同期萌发,打上几遍农药才能控制病虫害。为减少农药用量,团风县通过财政补贴,引导并扶持5个种植大户建起水稻育秧工厂和使用机器播种,在育苗阶段就有效防控水稻病虫害,而机械插秧则可以提高秧苗存活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团风县农业部门还与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等单位合作,普遍选用优良品种、开发适宜机具、推广种养技术、应用高效模式。

“种粮就要种出放心粮。”王红飞说。

据悉,团风县共创64个“三品一标”绿色品牌,2023年全县粮食总产量预计11.5万吨。

回收湖塘库经营权,水面养殖人放天养——

养鱼就要养出良心鱼

牛车河水库8000多亩水面,素有“鄂东千岛湖”之美誉。管理处主任陈永红介绍,水库1958年建成时,是沿岸居民生活水源地。2003年外地老板承包水库养鱼,过度投放饲料和有机肥后水质变差,周边村民怨声载道。

2021年7月,团风全面收回水库、湖泊、当家塘承包经营权,回归“人放天养”。2022年10月,牛车河生态水产有限公司成立,开展大水面生态养殖试点。

“我们只控制入湖鱼苗数量和品种,鱼的生长期内不进行任何人工干预。”公司董事长许飞说,100多万尾鱼苗以鲢、鳙两类为主,他们吃浮游生物,能有效抑制蓝藻,净化水质。

3年来,牛车河水库由生产型回归生态型。养了30多年鱼的公司总经理曾明章说,养鱼不投饵、不投肥,产量肯定受限,但天然放养的鱼卖价更高,今年捕捞营收就接近400万元。

图为治理后的牛车河

“养鱼就要养出良心鱼!”团风县农业促进中心主任雷爱民介绍,人放天养后,团风所有水库基本保持在二类水质,2022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达5.57万吨,实现渔业产值9.6亿元,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丰收”。2796口当家塘由村组落实管护责任人,不少“臭水塘”变成水清景美的“小天池”。

水质变好,风景秀丽,牛车河水库2023年首办乡村旅游节,引来50多万游客感受乡村文化魅力。全县打破行政区划,分“六大片区”实施乡村振兴项目,都在注重绿色农业、美丽乡村建设。

畜禽粪便变肥料,下本钱根除污染源——

搞农业就是要守住本色

2023年12月7日,走进团风县粒粒鲜蛋业有限公司养鸡场,没闻到异味,没看到鸡粪横流场景。这是一家智能化养鸡场,温度控制、光线调节、投料喂水、鸡蛋收集、鸡粪清理,都自动化运作,实现养殖过程零污染。

“我们每天清理两次鸡场,鸡粪送给有机肥厂做原料。”公司总经理余爱国说。

图为粒粒鲜蛋业收集自动化运作

团风县是全省蛋鸡养殖大县,常年存笼750万羽,年产鲜蛋6万吨。以往,畜禽粪便是养殖业的痛点。该县探索全域大循环,由3家有机肥厂协议对接200多家养鸡场,变畜禽粪便为有机肥。

2023年8月,团风规模最大的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富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运营,每天可处理300万只鸡的粪便,年产有机肥3万吨。

“我们破解传统有机肥料含有毒有害菌的难题,产品很受市场欢迎。”富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仁海说。

据介绍,团风县出台政策,建立了大型秸秆回收处理加工厂。全县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13.2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三分之一多,通过种养结合、化粪池、委托处理等方式,该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9.1%。

“绿色,就是农业的本色。”团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冯国彪介绍,以全省人口第四少、面积第二小的县域,团风年人均贡献28只放心鸡、864斤放心粮、418斤放心水产品,目前,团风县正努力向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强县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