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老促会深入向桥乡调研乡村振兴红色农旅片区建设

2023/02/20  浏览量:   作者:孙锦  

2月16一17日,黄冈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熊长江和市老促会副会长夏春明、副秘书长童武红一行3人,来到蕲春县向桥乡,结合中央1号文件和第二届全国老区振兴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议精神,重点调研乡村振兴红色农旅片区建设。

市老促会领导听取了向桥乡党委、政府关于农旅产业融合示范区项目建设有关情况的汇报,并深入到棠树岭村、蟠龙山村,翻山越岭,下组入户,到田边基地,同群众谈心,实地调查了解绿色发展、红色传承、古色保护和乡村五个振兴的有关情况,帮助乡、村理顺发展思路,提出奋斗目标,研究具体措施,探讨乡村振兴农旅片区建设发展的办法和途径,通过以点带片、以片促面,达到全面振兴目的。

一、发挥资源优势,为农旅片区发展创造条件

向桥乡地处蕲春东部,位于鄂、皖两省的蕲春、黄梅、宿松三县交界处,既是蕲春县唯一的建制乡,又是闻名鄂东的“古向桥、红土地、生态乡”。

一是自然条件优越。向桥山区面积广大,全乡人均林地2.8亩,植被茂密,空气清新,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春季百花争艳,盛夏避暑清凉,深秋野果红遍,隆冬白雪冰山,楠竹、油茶、药材、桃子、板栗已初具开发基础和空间。

二是历史文化悠久。向桥乡古村落、古山寨、古城墙、古山洞、古牌坊、古祠堂、古庙宇、古龙蛋、古传说、古桥、古亭、古塔、古墓、古诗、古词、古画、古树等老天和祖先留下的古文化沉绽深厚,保护修复利用潜力大。

三是红色资源丰富。向桥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革命战争年代曾是蕲东工委、蕲东县委、蕲北县委、蕲东行政委员会和蕲东红色政权所在地,属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了蕲春县第九游击大队等地方武装。这里是红一军、红八军、红二十八军、新四军五师的重要活动区,解放战争时期又是支前大后方。红军被服厂、枪械厂、后方医院等许多红色遗址遗迹至今保存完好。李先念、赵辛初、高敬亭、张体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这里战斗过。蕲东革命烈士陵园和蕲东革命烈士纪念碑,就座落在棠树岭村狮子堰水库旁的山岗上,占地6000多平方米。红色资源,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极其宝贵,保护修复利用意义重大。

二、提出年度目标,为农旅片区形成做好谋划

打造农旅产业融合示范区是蕲春县委政府及乡党委、政府确立的乡村振兴工作的工作重点,主要包含两大部分。

一是围绕“六个好”打造棠树岭“三色”文旅龙头。建设好基础设施;维护好红色家底;传承好古色底蕴;铺设好康养大道;营造好民俗氛围;发展好特色产业。

二是落实“四个一”做强做优斌冲片区油茶产业链。改造一片丰产林;修建一条产业路;打造一个示范区;引进一项大项目。

棠树岭村三色农旅示范区的核心区,今年年计划启动12件实事1、新修红色文化通道1100米;2、新建生态采摘园80亩;3、新建文化栈道2500米;4、启动洞沟村古村落修复工程;5、修建森林康养登山塑胶跑道2000米;6、扩建竹制工艺品加工厂房1000平方米;7、拓宽3、4组道路1000米;8、新建2000平方米晒场;9、新建茶叶基地80亩;10、续建竹文化长廊110米;11、修复红色文化被服厂、枪械修理所、后方医院、苏维埃政府遗扯;12、完成客服中心围墙改造260米。

三、落实配套措施,为农旅片区建设提供保障

要重点抓好棠树岭“三色”旅游和斌冲片区油茶产业,抓好农旅产业链的伸链、补链、强链及深度融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向桥乡农旅产业融合示范区项目”建设任务。

要围绕“”五个振兴”,切实做好示范片区的“两化”文章,在特色化和一体化发展上凝心聚力,联动发力,既要发挥比较优势,突出“气候养颜、空气养肺、山水养性、休闲养康、文化养心”的康养特色,又要在整体推进上赋能,抓好“三色”统筹,点线面统筹,重点和难点统筹、节点和亮点统筹,做到片区规划一体化,资源融合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山水林田路一体化,投入运作一体化,组织协调一体化,努力使向桥示范片区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老区建设的排头兵。

蕲春县委书记胡安元、常务副县长何朝阳、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陈青、县人大常务副主任丁珍桃、副县长李链稳、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谢先春,县老促会会长范建君、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缪博文、向桥乡党委书记霍海林、镇长丁威以及棠树岭村、蟠龙山村党支部书记分别参加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