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黄冈革命老区的回声

2020/10/22  浏览量:   作者:王丽丽  

  农历九月初的大别山,乍暖渐寒,丛山苍茫,秋叶流金,乌柏飘红。秋阳下的天堂湖宛如一颗硕大的蓝宝石,静静躺卧在天堂寨主峰下面,水波不兴,一碧如洗,安若处子。大别山秋天漫山遍野的野山花姹紫嫣红,开得是那样灿烂鲜艳,淡淡的幽香弥漫在天地之间,醉了游人、商客…

  10月17日午后,可人的秋风暖阳掀开了久雨多日的云遮雾嶂,大别山主峰天堂寨以及薄刀峰露出了美丽的容颜,迎接远道而来的俊男靓女,大别山腹地公路上时见奔驰、宝马呼啸而上。秋游的旺季即将到来,漫山枫叶不经意间飘朱飞红,尽染层林,在春夏游之后,它们以其独特的方式徐徐开启着大别山秋游的大幕,迎接新一轮的旅游高潮的到来……

  正是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日子,原湖北省副省长、现湖北省老促会长田承忠,原湖北省军区副政委、现湖北省扶贫基金会会长刘建新将军一行,考察完安微金寨革命老区,一路风尘仆仆,跨过大别山鄂皖两省交界的青苔关,回到湖北,来到了大别山主峰天堂塞下丛山环抱的黄冈革命老区罗田。当地政府领导以及市、县两级老促会的同志赶到青苔关前迎接从同属大别山革命老区金寨考察满载而归的省老促会的领导们。

  湖北黄冈红安是中国第一将军县,与罗田毗邻的安微金寨县是中国第二将军县,同属大别山革命老区,罗田在大别山南麓,金寨则在大别山天堂寨主峰的背后,两县山脉相连,山水相依,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两县人民唇齿相依,情同手足。像黄冈革命老区所有县市一样,同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都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新时代以来,特别是在近几年的脱贫攻坚战中,金寨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前些时,习近平总书记到金寨考察,给整个行进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道上的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以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湖北省“两会”换届后的两位新会长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上任伊始,就肩负中国老促会的重托,深入黄冈老区调研中共中央办公厅(2015)64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他们到黄冈之前,首先深入金寨革命老区,看金寨、学金寨,然后回头看黄冈、思黄冈,对照金寨找差距,寻求后脱贫时代湖北大别山黄冈革命老区新一轮大发展的良策!

  从金寨越过青苔关,进入大别山腹地的湖北省老促会的领导们,顾不上休息,就登上了罗田天堂寨主峰,深入了解这里的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在现场边看边和开发这里的旅游资源的市场主体研究探讨破解影响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近年来,天堂寨主峰那边的金寨兄弟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上,走在了前面。湖北省老促会两位德高望重的会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这次从金寨带回的疫情之后到大别山主峰旅游的人数很让黄冈市、罗田县两级老促会的同志们坐立不安。大疫过后这段时间,从金寨上大别山主峰的游人达到40万,其中很多游人来自湖北武汉,而一向领先的大别山主峰的主人罗田县,这期间只有10万人,这变化不能不让拥有绵绵几百公里大别山群山包括的黄冈老大哥惊出了一身冷汗,在18日的座谈会上,黄冈与会的领导和同志们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同属大别山,同属大别山革命老区,而且黄冈所拥有的大别山山水资源、旅游资源之广博和丰富,在所有大别山区域的县市中数罗田独一无二。

  众所公认无可争议的老大哥却落后了!

  生活在大别山山里的人都说:“一木知春”“一叶知秋”。

  在现实面前,一向有着“朴诚勇义,不胜不休”光荣革命传统的黄冈人知耻而后勇,知落后而奋进!

  田承忠和刘建新等湖北省老促会的领导和黄冈、罗田市县与会的同志心往一处想,急往一处着,劲往一处使。大家形成了共识:看金寨,学金寨,找问题,查差距,想办法,上措施,进一步优化政策、优化环境。他们决定分头行动,需要省里解决的问题,由省老促会写专题报告向者委、省政府反映;该市、县解决的问题,市、县老促会给市、县委和市、县政府当好参谋。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省、市、县三级老促会迅速行动起来!

  从天堂寨主峰下来,湖北省老促会的领导们马不停蹄,在黄冈市人大副主任、罗田县委书记汪柏坤的陪同下,沿着大别山腹地公路直奔九资河。

  秋日九资河,云淡风清,暖阳高照。

  这里历史上是蜚声中外的中国茯苓出口之乡,丛山峻峻曾是当年革命武装出没的游击地,一条长年清澈奔流不息的九资河两岸至今流传着许多扣人心弦的红色革命故事。

  田承忠、刘建新会长一行来到薄刀峰下山青水秀的九资河镇圣仁堂村。

  圣仁堂村可不是一般的老区普通村。在笔者的印象当中,10多年前这里就依托奇险天成、风光无限的薄刀峰,发展旅游经济,成为享誉黄冈革命老区的文明村。如今,经过脱贫攻坚战的洗礼,当年还十分单一的旅游经济发展成了融农特产品、美食文化、农贸物流、山货交易市场和旅游为一体的大旅游产业。只见村部周边民宿客舍星罗棋布,村部前农贸广场车水马龙,山货琳琅满目,购者如云,巍巍薄刀峰下的农家乐傍着一条四季奔腾的大山溪鳞次栉比,迎峰而上,家家招牌彩幌迎风招展,顾客盈门,上峰下山的游人煦煦攘攘,好不热闹。

  省、市老促会的10多位领导,有的到农家乐与老板攀谈,了解客源来自何方,有的来到街市上人家座谈村里脱贫致富情况,有的在山货交易摊前与摊主搭讪询问疫情后生意恢复得怎么样……

  田承忠和刘建新两位会长则和年轻能干的村党支部书记在街市上来来往往的游人中,边走边交谈全村脱贫以后乡村振兴新的打算。这位干练的女支书好不简单,不仅村里的工作搞得出色,带领老百姓走上了富裕道路,她自己家里除了带头办起了农家乐,为游客服务,收入也非常可观。

  两位会长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喜在心头,不时开怀大笑。

  离开圣仁堂,汪柏坤书记又陪同省老促会领导一行来到九资河畔以著名中医万密斋命名的万密斋康养中心。这可不是城里那些五花八门挂羊头卖狗肉的养生馆。她是大别山深处的一道别开生面的风景,是大别山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心内别拘一格的装饰风格和众多土产的中药养生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大开眼界。

  这个康养中心的核心区是个中药成品展示大厅,宽敞的大厅里井然有序的货架上按不同类型分区摆着以茯苓、天麻等富有本地特色的包装非常精美大气的康养产品。过去,天麻、茯苓等名贵地道的九资河特产历史虽然悠久,名扬海内外,但上百年来山里人身在深山却拿着这些丰富的名贵中药材没办法使其增值,只能把它们作为原材料贱卖了,九资河的茯苓虽然漂洋过海,成为出口日本和东南亚的“俏货”,但与现在相比,这些稀有珍贵的中药材原料卖的也不过是个“柴草价"。勤劳智慧的九资河人即使再勤劳再聪明,丰富的资源形成不了产业,宝贵的原材料虽然俏销海内外,却做不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山里人只能守着“金山银山”,拿着这些宝贝眼睁睁受穷。现在不同了,在这些年的脱贫攻坚中,国家将大别山腹地公路修通了,过去闭塞的山门打开了,市场主体来了,茯苓、天麻等珍贵的中药材经过深加工,形成了真正的产业,农民种天麻种茯苓等名贵中药材再也不是出卖原材料赚点可怜的“油盐钱”,而是物有所值,名至实归。市场主体在九资河投资建起了大型现代化加工制药企业,使茯苓、天麻等形成了响当当的名贵中药材产业。这个扎根九资河的名叫正光药业的企业不仅优质优价收购当地农民种植的这些名贵药材,还流转了当地大量荒田荒山种植茯苓和天麻等,大量吸收当地贫困户农民到企业上班,原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一转身,不仅得土地流转费,还有上班收入,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身价倍增,还可业余在房前屋后种植茯苓和天麻就地卖给企业,一年下来一个普通人家轻轻松松就可以收入10多万元,很多人家都脱贫致了富。

  田承忠、刘建新等在万密斋康养中心展示大厅的每个区域都看得认真,看得仔细,被这些琳琅满目的中药材康养产品深深吸引,为老区人民在脱贫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到由衷高兴。这时,工作人员用精巧的小杯泡好热乎的茯苓和天麻饮料,请大家品尝。老领导们品在口里,润在心田,自禁连连叫好。

  九资河之行,使大家看到了大别山黄冈革命老区热火朝天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成果,新希望,也品出了新“滋味”。

  离开九资河,秋天灿烂的阳光把大别山的这一方山水映照得分外妖娆。山里是那么静,那山,那水,那树,那竹林,山山塝塝上那些田园,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在释放和洋溢着成熟与丰收的喜悦。

  县委书记汪柏坤带着大家翻山越岭,绕过气象万千的天堂湖,直奔天堂寨下红色资源极为丰富和开发利用得很好的大别山腹地的又一颗明珠一一胜利。

  胜利镇,民国时期曾经是罗田县府所在地。也是我党和国民党在大别山争夺非常激烈的地方,至今保有不少革命的遗址遗迹。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特别是近十年,这个曾经一度成为我党在大别山区坚持开展革命斗争、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红色传承的历史重镇,如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革命历史厚重的胜利果然名不虚传,不仅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现代文化气息也非同一般。入得镇来,只见一条修整一新两边石岸护坡的古河道从镇中流过,河水的清澈纯净以及那种灵动只有属于大别山的河流才具有,那是真正的山溪山泉,是大别山流出的乳汁。

  流了千年万年的古河道两岸,是非常宽阔的街道,两岸长街大道两侧是长长的景观树带,秋水秋树秋花,清新的秋风飘来阵阵芳香。街道两旁的建筑疏朗有序,很有特色的徽派建筑,使得这个大山里的古镇更见大气和格局。

  走过河上的一座仿古石桥,宽阔的大街一侧是很漂亮的文化广场,迎面深红石基上“武钢新村”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蓝天白云下迎风飘扬。两侧是新村有条不紊的商居一体的建筑群,很是漂亮。

  这个新村是几年前当时的武钢援建的移民新区。村里临街除了商铺,还有酒厂和出口服装等加工企业。近两百户大山里的贫困农民搬迁到这里后,成为城里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他们在此不仅居住和生活条件大大改观,而且通过经商和到企业就业脱贫致了富。据悉,在这个村的脱贫人口约有300多人。

  田承忠、刘建新等进企业,看生产,看产品,着望在这里上班的昔日贫困农民、如今的新型产业工人,大家高兴的笑声回荡在古镇胜利河畔……

  顺着大街旁的武钢新村往前走,到了湖北首富卓尔集团投巨资打造的“卓尔小镇”。

  这个“卓尔小镇”的规划和设计既现代时尚又古朴典雅,建筑风格更见小镇之“小”之“精”之“巧”的特色,“卓尔小镇”给胜利这座百年老镇吹来了一股新风。

  进入“卓尔小镇”,给人的美感姑且不言,其在扶贫助力老区百姓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的作用更是了不起。据了解,在这里就业的罗田人就有好几百。不论从哪个方面看,他们的穿着谈吐,待人接物,你绝对看不出他们曾经是没出过大山的农民。

  市场主体融入老区脱贫攻坚,不仅仅带来了产业,带来了财富,改变了老区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变了贫困农民的命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在改变人的外在面貌的同时,重朔了人的精神世界,改变了人的精神面貌。这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改变。

  看到老区的这一显著变化,老促会这些为党和人民工作奋斗了毕生的老领导老同志,怎不从心底感到由衷的高兴,发出由衷的笑声呢?!

  “值得看的地方真不少!”很多第一次到胜利的老领导老同志上车时深感意犹未尽,很有些依依不舍。但更有特色的看点似乎还在后面……

  太阳好像挂在西边群山崖畔上那片高大的不老松苍劲的枝梢上,被初秋的风吹得金晃晃的,大别山的风景如诗似画,美不胜收。载着省、市、县三级老促会的老领导老同志的大面包车一出胜利街头,就顺着山中宽阔多弯的高速路向巴水河畔的三里畈镇紧赶。这是大别山黄冈革命老区在改革开放和脱贫攻坚大战中涌现出的一个老区明星乡镇。这里地质条件独特,优质温泉资源十分丰富,这几年仅依托温泉开发利用就建成了上百家富有康养性质的温泉旅社和宾馆,秋冬春三个季节到三田畈泡温泉成了到大别山旅游的一个重要项目。暮色苍茫时分,山里人家鸡鸣犬吠,牛羊入圈归家。巴水边的这座颇有现代气息的镇上已是万家灯火,通往镇里的路上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看来不少游人是特地赶到此地来泡温泉、消除秋燥的。如今特别流行春病夏病秋养冬防,到三里畈泡温泉成了秋冬之季人们首选的康养项目。温泉形成了三里畈最有特色和最有价值的特色产业,她在三里畈众多产业中异军突起。仅一个温泉就引来外资几十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和当地及周边上万贫困人口就业、创业。

  三里畈的温泉产业是大别山黄冈老区扶贫助困的一大亮点。

  10月18日早饭后,湖北省老促会的老领导们来到了三里畈錾子石村。这个山区小村,几年前还是个贫困村。这些年脱贫攻坚,村里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大做柿子文章。把小柿子做成了大产业。初秋时节,这里山山岭岭,房前屋后,田岸地埂,到处都是柿树,上面成熟的柿子就像红灯笼一样沉甸甸压弯了枝条。我们从头天进入三田畈镇开始,就看见桥头、街头到处都是满满的装着柿子的大箩小筐,卖柿人的叫卖声像流传在大别山里的民歌一样悦耳动听。

  大别山的千年甜柿过去长在深山人未识,如今却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好产业。以錾子石村为例,这个村仅古柿树就有上百棵,新柿树遍布村里大山小岭、农家房前屋后。村里每年产柿子200多万公斤,线上线下销售收入600多万元。柿子年收入上10万元的户随便就可以数出几十家。有的专营柿子的人家年收入达到50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在村柿子专业合作社的商贸交易大厅,各种用柿子做成的产品,如柿饼、柿干等有二十好几种,不仅好吃,包装都非常漂亮,让人看了食欲大振,非买不可。

  在合作社墙上一方壁柜里,一格格摆满了各种有关錾子石村柿子的光荣证书和奖牌。村党支部书记熊进民特别高兴地指着一块金色奖牌,告诉田承忠会长:这是2012年12月在武汉举行的第21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你亲自给我们颁发的授予黄冈市罗田县錾子石村“古柿树村”荣誉称号的奖牌。田承忠会长时任湖北省副省长、也是本届博览会组委会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在奖牌前拉着熊进民的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仿佛回到了家一样。事隔8年,往事并不如烟,熊进民紧紧握住“老省长"的手,就像久别的亲人重逢,感到格外亲切和兴奋。

  这里刚刚举办过一场有关柿子丰收和交易的盛大节会,横街的大红标语上还洋溢着满满的喜庆,留在村街上的繁华和热闹犹在,事过多日,人们依然激情满满,山道上有不少挑着满担柿子的柿农络绎不绝地朝繁忙的村市上赶来。

  在錾子石村,熊进民陪同田承忠、刘建新等省老促会领导考察了柿子产业,他介绍道:柿子产业不仅富民富村,使农民脱贫致富,还带动了乡村旅游,乡村商贸,柿旅商三大产业相互融合,良性循环,这几年农家乐和民宿等第三产业也发展很快。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甜蜜,心情越来越舒畅,在小康路上越奔越有奔劲。

  在山路一处拐弯的地方,有一栋木结构的仿古建筑很是惹眼,主人在店门前案几上摆着黄亮亮的新鲜柿子和香喷喷的柿干,还有甜柿饮品。这是一家专为游客食宿服务的农家乐,热情的女老板正忙着为客人端茶倒水,停车场很规范,内面很是干净卫生。问起客源来路,女主人笑道:武汉来的客人最多。

  錾子石村像这样有品味的农家乐还有好几家。村妇女主任小雷说,她不仅村里的妇女工作做得出色,线上的柿子销售也搞得非常好,在她周围有很多像她一样在网上销售柿子的能手,成了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紧接着下一站,汪柏坤书记带着老促会的领导们来到了全国闻名的脱贫致富典型燕儿谷村。

  这个村的地理位置很独特,周边三面环山,中间一处谷地,燕儿谷由此得名。燕儿谷名字虽然好有诗情画意,但在10年前燕儿谷却是个鬼见愁的穷窝子。她的崛起是近10年的事。

  这个村的惊人巨变,往大处说,是因为有国家脱贫攻坚的大气候,往细处讲,是得益在外创业打拼有成的游子徐志新的归来。

  如今的燕儿谷建设的那个美呀,用彩笔也很难描绘。一个燕儿谷,就是一个多维度的童话世界。在这里看得见轻灵的如诗如画的田园山水,也看得到现代小城的迷人风光,更看得到美丽的乡愁……

  这其中既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更凝结着徐志新这个赤子多年的汗水与心血……

  新燕儿谷是徐志新匠心独具的杰作,也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伟大中国农村梦农民梦的一个精彩缩影。

  不说她的美,她的好,单说她的连锁效应就使人折服和让人心向往之。

  新燕儿谷有如下效应:

  一是产业效应。这是最核心的效应。这里有以梅为主体的梅园百万株梅花产业,有以重现看得见摸得着的农耕时代手工制品加工售买为主的美丽乡愁产业,有以销售山里丰富农特产品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徐志新在湖北省第一个将快递物流业务点办到村一级,这在大别山老区是一个创举),有以传承大别山传统工艺“九工十八匠”为主要内容的古工艺教育与现代工艺教育相融合的教育产业,还有与旅游相配套文化产业以及食宿服务产业。诸多产业的融合,形成了现在燕儿谷风生水起的大旅游产业。如今的燕儿谷,游人如织,产业兴旺。

  二是经济效应。由于产业兴旺,安排了村里和周边村几百人就业,原来村里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都脱贫致富。村集体经济实力也迅速壮大,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由于产业不断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增强了吸引力和凝聚力,周边6个贫困村都加盟燕儿谷,并融入其产业之中,很多村民因此脱贫致富,加快了贫困村发展的步伐。

  三是反哺效应。燕儿谷过去因为穷,很多人背景离乡出外打工谋生,村里老人去世连找个抬棺木的人都难上加难。如今的燕儿谷变了,徐志新致富不忘家乡,带头反哺家乡,建设家乡,在村里专门建了一处文化大观园,名曰“燕归园”,寓意外出打工人员驾照故乡。这些年,燕儿谷外出打工的人果然纷纷回归家乡,在燕儿谷参加工作,投身家乡建设。徐志新一心扑在燕儿谷的发展建设上,他担任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和周边6个连片村党总支书记,带着大家热火朝天的告别贫困奔富路。据统计,回到燕儿谷工作的有100多人,其中有13个大学毕业的本科生,还有几名硕士和博士也来到徐志新身边,成为他建设燕儿谷、振兴乡村的得力助手。

  在大别山老区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汪洋来到燕儿谷考察,并且在产业园区亲手栽植扶贫树,对徐志新助力家乡老区脱贫给予充分肯定。

  在湖北疫情期间,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湖北省委书记应勇疫情一缓和就来到燕儿谷,4月12日,考察完燕儿谷之后,他怀着极其喜悦的心情在“燕归园”大门前栽下了一棵罗汉松,这既是湖北省委对徐志新回乡在燕儿谷创造的扶贫脱贫助力乡村振兴的褒奖,也是对燕儿谷绿色生态发展模式的充分肯定。

  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更是视燕儿谷为掌上明珠,多次到燕儿谷考察调研,作为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的样板,在全市推广,感召能人回乡创业。

  走金寨,看黄冈,以田承忠、刘建新为首的湖北省老促会的老领导老同志们感慨万千。田承忠、刘建新等省老促会的领导对大别山黄冈革命老区充满无限深情,在听取市、县两级的汇报后,田承忠会长说,黄冈老区既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牺牲了40多万优秀儿女,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在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战中,黄冈老区人民发扬老一辈“朴诚勇义、不胜不休”的精神,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黄冈老区仍是全省最贫困的地方,对于黄冈老区的发展我们无论怎样支持都不为过。他在会上拍板:今后省扶贫基金会的资金要向黄冈老区重点倾斜,并且要向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大力支持黄冈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和良好的生态资源,发展大旅游、大产业!

  在会上,他深情地回忆起当年建设大别山腹地旅游公路建设的情景,回忆起当年省委省政府领导对黄冈老区建设发展的大力支持,他坚定地说,回去以后,我们要向省委、省政府结合黄冈革命老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2015)64号文件情况,写出专题调研报告,力争省委、省政府在黄冈再次召开大别山旅游产业发展现场办公会,支持黄冈推进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大旅游,大产业!

  他在会上还谈到10月17日晚上,与市委书记刘雪荣谈到当年省委、省政府在黄冈召开现场会、作出建设大别山腹地旅游公路的情景。如今,这条公路成为了大别山黄冈老区人民的黄金路,创富路。他为当年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感到自豪!

  黄冈740万老区儿女也没有忘记当年省委、省政府对黄冈高看一眼、厚待三分,他们没有辜负省委、省政府的希望,在老区脱贫攻坚战中向700多万黄冈老区人民、向省委、省政府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经国务院验收,黄冈这个全域革命老区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市县乡村四级准时走出贫困的行列,达到了脱贫不掉一地一人的标准。

  湖北省老促会的领导们一直把黄冈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放在心上,落实在为黄冈老区办实事之中。在此前的7月27日至29日,省老促会老会长、名誉会长张汉元将军一行专程到红安、蕲春两县就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2015)64号文件进行专题调研,向中国老促会写出专题调研报告。刘建新将军在贫困村红安王家湾办点扶贫,连续3个春节都是在村里与老百姓一起度过,今年疫情期间,一直在王家湾住了70多天。王家湾这个特困村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去年一年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秋天的大别山黄冈革命老区硕果累累,黄冈740万优秀儿女正以崭新的姿态和精神面貌,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以后迈上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大别山,你好啊!

  好啊,好啊!

  这是美丽的大别山黄冈革命老区千山万壑的回声!

  (黄冈市老促会 胡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