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无中生有”崛起奶产业

2013/12/04  浏览量:   作者:国平 彭磊 春保 忠辉 永辉 雷电  

  第二支柱

  上午9时,霍武强习惯地开车巡视着自己的百亩牧场。牛栏内,奶牛们住着28摄氏度的恒温牛棚,摇着尾巴,美美地进食。

  2008年,霍武强在家乡黄梅建起这家湖北现代乳业有限公司,如今牧场里的奶牛已有3500头,日产奶10吨,一天光卖奶就进账近5万元。

  7年前,黄冈不见一头奶牛;而今,已崛起年产值超过30亿元的奶产业,成为全市第二大支柱产业。

  数据显示,仅黄冈伊利公司,去年就实现产值24.13亿元、税收1.07亿元,其销售额在国内仅次于伊利内蒙古总部。在这个纳税大户的背后,有近30家奶牛场和10余家奶牛饲料种植合作社。

  一直以来靠山吃山的黄冈,从奶牛身上找到了自信。去年,该市出台《奶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奶业率先打造成百亿产业,成为中南地区“奶都”。

  奶牛之争

  黄冈打奶牛的主意是在7年前。

  2006年,该市引进伊利集团乳品加工项目。项目谈成,奶源成了难题,市里提出发展奶牛养殖。

  市农办副主任梁少安说,当时,很多干部群众不解:黄冈还能养奶牛?专家也担忧:奶牛适合在北纬38度以上地区养殖,地处南方山区的黄冈能养好吗?

  2007年,伊利乳品加工厂建成投产,黄冈奶牛产业也在争议中起步。

  最直接的问题是:奶牛谁来养?

  不少干部提出,“发动群众养牛”。他们觉得,政府出资出政策,动员一部分农户养奶牛,奶源不成问题。

  这种“行政包办”的传统模式未被采纳。为什么?梁少安说,他们实地调查,省外某地曾采取这一模式,但由于养牛亏本,大批农民卖牛,政府落得个“好心办坏事”。

  市场之手

  黄冈决定,让市场之手推动奶产业。

  该市明确“政策引导、市场经营、自负盈亏”的奶业发展思路,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规模化牧场,按奶牛数量等给予资金扶持。政府仅提供环保、技术培训等服务。

  2008年,从没养过奶牛的霍武强砸下几千万元,设备、奶牛从北方一批批运来,牧场很快投产运行,首批3吨鲜奶送往伊利黄冈公司。但伊利方面的检测让他差点晕倒:微生物超标,为消除隐患,3吨奶迅速被倒掉……

  梁少安说,几年来,由于技术、奶牛体质等原因造成牛奶被退回或倒掉的事并不少见,先后有四五家奶企倒闭。

  霍武强坦陈,政府不再“行政干预”,企业吃了亏只得靠自己。

  但养奶牛的丰厚利润,仍吸引着各方资本纷至沓来,强企则收购弱企,不断加建牧场。同时,一系列“3吨奶”事件,倒逼奶企加大投入,购买优良奶牛、引进先进技术、规范管理,提高奶质。

  经过市场之手“洗牌”,黄冈奶业牌越打越顺。

  该市目前已有27家规模超千头的奶牛牧场,其中7家为外地企业,奶牛数量从2007年不到1000头发展到超过2万头,每天供应合格奶达200吨。

  不断扩展的牧场,又让农民找到了赚钱门道:种植奶牛的饲料——玉米。

  11月20日晚7时,黄州区堵城镇叶路洲畔的田间,黄冈豪情饲料专业合作社的30辆收割机忙着割玉米秆。合作社负责人王志利说,去年,100多农民社员种了4300亩玉米地,专供牧场养牛,总收入达1000多万元。眼下,社里正加紧赶工,好如期完成与一些大型牧场的订单。

  黄冈奶业的强劲势头,为伊利黄冈公司提供有力支撑。伊利集团在黄冈的投资,从2007年的6亿元追加到13.57亿元,建成了液奶、冷饮、优酸乳和瓶装乳饮料四个系列共29条生产线,成为伊利集团布局功能最完善、工艺设备最先进、单体规模最大的综合型乳制品企业。

  该市计划,至2020年,全市奶牛存栏达10万头,日产奶量1000吨,按伊利黄冈公司1500吨用奶设计量计算,届时近七成奶源需求可就地消化。

  奶牛的启示

  黄冈奶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秘诀何在?

  采访中,不少养牛老板几乎给出同一答案:政府和企业都找准了自己的位子。

  霍武强说,政府提出发展奶牛产业,不是空想,而是依托当地玉米等农作物优势以及山区地广人稀等特点。玉米是奶牛的优质饲料,山区地理优势则可有效控制疫情。

  更重要的,是政府在市场化的“一进一出”间,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发展之初,政府引进伊利等龙头企业并以优惠政策扶持养牛企业,用政策引导;企业间的竞争和发展,政府不包办、不摊派、不干预,仅依法规范市场秩序、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等工作,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任由市场调度。

  梁少安说,黄冈打破“南方养不好奶牛”的论断,靠的就是市场。“观念创新、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不是从理论里出来,而是用实践说话,让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