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5 浏览量: 作者:莫 然 石雪峰 来源:黄梅县老促会
杨嗣震于1921年8、9月间,由施存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党员,日本东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之一,是出色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和革命活动家。据查,他为黄梅县第一名中共党员。
1895年,杨嗣震出生在黄梅县孔垄镇杨茂盛杂货店。青少年时代便倾向革命,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后,他没有回家看望父母兄弟,只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一首小诗:“国家多难不容私,为拯山河恕拜迟,切盼双亲莫责怨,待儿奏凯谒恩慈。”然后风尘仆仆地直奔广东,以海丰县立高等小学校校长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
第二次东征胜利后,杨嗣震被委任为潮州分校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兼政治教官。不久,国民革命军在广州正式誓师北伐,杨嗣震又被调任总政治部秘书。从此,离开了军校,来到部队做政治工作。当北伐先遣队越过衡阳后,杨嗣震带领一部分政工人员,随同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赶赴前线参与军事。
8月下旬,北伐军连续取得了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重大胜利,前锋于9月1日进逼武昌城下。在攻城的日日夜夜,杨嗣震跟随邓演达,冒着枪林弹雨在前线督战。他还同总政治部的其他工作人员,把忠孝门城外一带工厂的工人组织起来,为部队构筑工事,运送伤员,有力地配合了攻城战斗。
10月上旬,城内守军第三师参谋长及团长贺对廷,携信出城向北伐军接洽投诚。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献城部队改编为北伐军第一混成旅,旅长贺对廷,杨嗣震被委任为混成旅政治部主任。不久,升任第三十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秘书,驻军河南。旋又调回武汉继续担任总政治部秘书之职。
南昌起义前,第二十军军长贺龙曾来武昌候补街三十二号杨嗣震寓所,与其密谈一个多小时。此后,杨嗣震秘密离开部队,到了江西九江。
南昌起义爆发后,部队南下广东。杨嗣震受党组织的派遣秘密赶赴潮汕,准备联系李春涛等人,发动群众做好策应工作。到汕头后,获悉李已遇难,悲痛不已。于是又潜入潮州,不幸被叛徒认出被捕入狱。在狱中,杨嗣震正气凛然,铁骨铮铮,经受住了敌人的百般利诱和摧残,坚守住了党的秘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威武不屈的亮节高风。
1927年9月15日(阴历八月二十日),南昌起义部队到达潮汕前夕,这位坚强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被反动派枪杀于潮州西湖边。
编辑: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