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正洪拄着拐棍追赶长征队伍

2024/10/30  浏览量:   作者:石雪峰 徐亮  来源:黄梅县老促会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开始战略大转移,也就是后来被称为长征的突围行动。

为了加快战略转移速度,以便有效摆脱敌之重兵的前堵后追,部队给近千名伤员发了路费,让他们先回家,等养好伤后再去寻找部队。赵正洪便是被遣散中的一人。此前他在红安七里坪的一次突围战中脚负重伤。遣散前,他是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团一营二连三排排长。

赵正洪想跟着部队走,可自己有重伤在身,不离开部队,势必会拖部队,给红军造成新的损失;若离开部队,到哪里去?路又在何方?等自己养好伤,再去追赶部队?那时部队又会开进到哪里去了呢?是回家还是追赶部队,赵正洪一时处于两难境地。而身旁一位刘姓战士与他有同样的想法:“生是红军的人,死是红军的鬼,决不离开部队,就是爬,也要追赶上部队当红军!”

于是,二人一拍即合。他们沿鄂、豫边一路向西,饿了,向好心农家讨碗稀饭;渴了,伏在沟边喝口山泉。夜里,宿破庙、钻山洞,心里只充满一个希望,就是尽快追赶上部队。一路上,他们专拣红军与白狗子打过仗的路线走,每到一处战场,除向老乡打听外,还到战场周围山上找红军墓,以获取追赶部队线索。

一日,他们不期遇上了乡团防,三角眼团总看见赵正洪一走一瘸的,不由分说将他们当成红军掉队人员,带回乡公所,准备解到县里邀功请赏。经过一番机智周旋,最终他们有惊无险地又走上了讨饭赶路的道上。

一天,他们来到一处破庙,赵正洪叫小刘从庙外捡来一些柴火,点燃后掏出一把匕首在火上一烤,算是消了毒。然后咬紧牙关,用匕首将伤口处腐烂的组织一块一块地切下来,鲜血流了一地,只见豆大的汗珠从额上淌下,他痛得几乎昏死过去。清理完伤口,他叫小刘将香炉灰倒来敷到伤口上。

在庙里停留的几天里,赵正洪就藏在菩萨屏风的背后养伤,小刘白天出去讨饭,晚上回来照料赵正洪,并为他带回剩饭充饥。

经过处理后的伤口疼痛减轻了,不再化脓,居然一天天好起来,不到一个星期就能下地走路。赵正洪就提议早点上路,一则是怕在庙里住的天数长了,会引起敌人怀疑,二则怕部队越走越远,最后追赶不上。

12月中旬的一天,他们来到川鄂交界的一座县城下,红军正在那里与白狗子恶战。赵正洪和小刘欣喜若狂,总算找到红军了。赵正洪精神一振,当即丢掉拐杖跑了起来。到了战场一看,真好,那正是自己所在的连队。连长看见他伤愈归来,赶紧给他和小刘发枪参战。

战斗结束后,他们继续向西。从此,赵正洪紧跟着部队翻越川陕边界绵长险峻的大巴山,参加了他一生都为之骄傲的万里长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参与了无数次战斗,累计受了十次以上的重伤。身经百战的他身上已是百孔千疮。

由于战功卓著,他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编辑: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