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2024/09/02  浏览量:   作者:李忠厚  

在大革命时期,黄冈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黄冈老区和湖北乃至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5年5月下旬,陈潭秋的八弟、湖北省农运会委员长的陈荫林回到家乡陈策楼,筹备成立农民协会。关于农民协会的负责人,陈荫林觉得需要是党员、有群众基础、有一定影响的人担任,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自己的二哥陈防武。

陈防武是够条件的:一是最为关键的,陈防武是陈策楼最早的一批党员,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二是陈防武曾当过教师,是知识分子;三是 “平民工厂”的数十名工人是陈防武招来的,有群众基础;四是陈防武演“九头蛇”影响很大,是当地的名人;五是陈潭秋是党的一大代表、陈荫林在湖北省农运会任委员长,掌握党的相关政策的信息要多。虽然陈防武有些迟疑,认为这副担子重,担心挑不起,但为了革命,他还是愿意挑起这副担子。

陈荫林组织召开了筹备会议,大都是平民布厂的工人参加,也有些进步教员和学生。

1925年5月26日,在陈荫林的指导下,陈防武和叔伯兄弟陈耀环经过认真筹备,在盂钵桥的陈氏祠堂秘密成立了湖北省第一个农民协会——“黄冈县第十一区第八乡农民协会”(至今,这块牌匾成为陈潭秋故居的镇馆之宝)。通过选举,陈防武任委员长,陈耀环任副委员长,会员有二十多人。不久,分别在孙家嘴、扬鹰岭、回龙山等地成立了分会,各有会员十多人。

1926年9月,北伐军攻克武汉。不久,国民革命军第七军进入黄冈。黄冈农民协会的活动由秘密转为公开。

1926年10月,黄冈县农民协会在陈策楼村召开了县农民代表大会,大会选举陈防武为县农民协会委员长,胡亮寅、陈耀环、华耀东等10人为委员。为了做好农运会全面的工作,陈防武辞去了第十一区第八乡农民协会委员长的职务,由陈紫阳接任。

当时,陈防武领导县农民协会积极贯彻落实县农代会的精神,会同县妇协主要负责人杨艳枝、陈策楼村党支部书记陈振文、乡长兼农会负责人陈紫阳在聚星学校召开会议,研究具体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工作。会议决定:在第十一区第八乡率先发动农民群众,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提出“一切权力归农会”“打倒贪官污吏” “打倒土豪劣绅”和“实行二五减租”等革命口号,开展剪发、放脚、废除童养媳、解放妇女和反封建运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革命的洪流锐不可挡。一时间,黄冈农民运动就像春天的小草,漾起绿色,茁壮成长;像春天的竹笋,你争我赶,直指苍天。其蓬勃发展之势势如破竹。

黄冈轰轰烈烈开展的农民运动,全县震动。到1927年5月,黄冈共有16个区农协、300个乡农协、24万农会会员、其中有643个党员和72个特派员。

1927年6月28日,汉口的《民国日报》以“赤色满县,生机勃勃”来描述黄冈的农民运动。

编辑: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