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南与陆若冰的一段情缘

2023/04/12  浏览量:   作者:梅玉荣  

风景秀丽的白羊山,海拔仅两百多米,平凡得名不见经传,却极具神秘色彩。这座山下的林家大塆,走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传奇人物——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育蓉(林彪)。

我到林家大塆来过多次,看看旧居旧物,翻翻各类史书,听听林氏后人讲解,每回总是感叹唏嘘,滋味复杂,却感觉无从下笔。

因一次采风,又来到林家大塆,细看林育南故居内的相关简介,聆听林育南的孙媳妇——周诗华老人的生动解说,我不禁对革命先驱林育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林育南

林育南,1897年出生于湖北省团风县林家大塆。五四运动中,与恽代英、陈潭秋等组织和领导武汉罢工、罢课、罢市的斗争,为武汉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2月7日,由于叛徒告密,林育南被捕入狱,历经敌人20多天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在上海龙华刑场英勇就义,时年33岁。

年轻的革命家,在血雨腥风的岁月里,展现出钢铁一般的意志,令人敬仰。同时,他也给历史留下了柔情的一面。

林育南有个女同乡叫陆若冰,生于1906年,端庄清秀又聪慧。因反抗包办婚姻,她跟随哥哥陆沉、表哥卢春山到武汉,住在恽代英、林育南、林育英在武昌大堤口办的毛巾厂里。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林育南与陆若冰产生了感情。由于工作原因,两人时聚时分。在不能见面的日子里,他们就用书信互通情况,交流思想。

但后来林育南迫于家庭压力,不得已与同村女子汪秀芝结婚。除在生活上能给林育南一些照顾外,两人很少有共同语言。在工作、事业上,汪秀芝不能给林育南以任何帮助。后来,林育英在上海工作时,考虑到工作需要,其堂兄林育英介绍一位上海女子李莲贞,与林育南结为夫妻。但二人感情一般,后来更是淡漠。在林育南心中,始终保留着陆若冰的重要位置。

陆若冰

1930年冬,为筹备在中央苏区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林育南带人去苏区做大会的准备工作。因国民党正准备对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封锁了通往江西的所有道路,他们无法进入中央根据地,滞留杭州。在路途中没人陪伴,倍感孤单,他十分思念留在上海的陆若冰,先后给她写了九封信。12月15日,他在给陆若冰的信中这样写道:

若冰我妹!

你觉得奇怪吧,如何久无音信呢?我自己也觉得奇怪,我今天处在此地,而且能忍耐到今天才写信给你,真是“出外由外”,那(哪)能由得自己呢?这些时的生活,真是难写。因为校务改革的奋斗用尽了我一切的力量,才得到了相当的成效,同时因为交通的困难,所以迟之又迟仍然还留在这湖山的胜地。倘若“时人不识余心‘苦’,将谓偷闲学少年”呵!在未离沪之前,真使生活矛盾极了,倘如不是因为校务的关系我老早就要离开了,而且想飞快的离开。但另一方面又不知不觉的有点留恋,几次走到西行的电车和汽车的门口,本想跳上去找你,但一转念立刻把我制止了,横直是要走的,而且已经告别了,何必又要去扰乱她妨碍她的功课呢?这个警告终于使我退却了。告诉我妹,证明了我真不是小孩子了,而已有成人的“老练”——“老练”么?妹不会以为是“冷酷”?果如此说,那就正如我妹之“若冰”啊!冰真好啊,特别是在这眼前的时间和空间中,她是对待这冷酷的社会的人们的武器!在这冷透了的人与人的关系里,我妹呵,真是不要“小热昏”,不要“学观音”,应当“坚如金”,应该“冷若冰”!这是我们的标语,是我们的圣经,识透此中之昧,一生受用不尽!

寒冻使人警惕,使人忍耐,使人奋发!在热的被窝里使人留恋,但“铁衾”就要威逼你早起——他真有极大的受用处!不要怕冷呀!此后我更当造成“山”一般的稳定,“铁”一样的顽强!好了,就以这自励,以后就叫我“铁峦”吧!铁峦呵!好自为之!

祝好!

铁峦

十二月十五日

因为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林育南深刻体会到家庭对事业的重要性。对革命者来说,爱情就像冬天里的一抹阳光,让生活充满温暖与希望,让工作充满激情与动力。在共同的工作和生活中,林育南和陆若冰感情甚深。但是,作为革命者的林育南,在感情方面却不太勇敢,加上堂兄林育英一直劝他不要离婚,所以他对若冰的感情是非常克制的。

林育南在这封信中,写到自己对若冰的极度思念,却又阻止自己不要“去扰乱她妨碍她的功课”,而且反复称若冰为“我妹”,一直未吐半个“爱”字,其中压抑的感情可想而知。“寒冻使人警惕,使人忍耐,使人奋发!在热的被窝里使人留恋,但‘铁衾’就要威逼你早起”,这样富有哲理的句子,恐怕也是林育南促使自己冷静的自励之语。这封信写得情真意切,将对革命无限的忠诚与对陆若冰深深的眷恋结合在一起,表现了革命者宽广博大的胸怀和细腻炽热的情感世界。

林育南写给陆若冰的信

林育南在信中利用“若冰”这个名字的含义做延伸,希望她“在这冷透了的人与人的关系里”,能够做到“坚如金”、“冷若冰”。然后自称“铁峦”,意即“铁一样的山峦”,像铁一样的顽强,山一样的稳定。这“冰”“山”之恋,虽然炽烈感人,天却不从人愿,林育南不久就被敌人杀害,有情人未能成眷属。

这些信陆若冰一直珍藏着,并随工作调动辗转北京、宁夏、银川、武汉等地,保存了48年之久。1978年从武汉前往上海烈士陵园祭扫林育南烈士时,她把这些珍贵的信件捐赠给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1994年,88岁高龄的陆若冰接受《林氏三兄弟》的作者汪幸福的采访时,曾坦诚地说过这样一番话:

在我接触的党的早期领导人中,林育南是特别优秀的一位。他思想敏锐,头脑冷静,智慧超群,口才、笔功出类拔萃。我在与他一起工作的时光里,在他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很可惜,他牺牲得太早了。对于他,我是很尊敬、很喜欢的。他也很喜欢我。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又没有结合。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堂哥林育英反对得太厉害。他不愿为我们的爱情伤害兄弟之间的感情,但在我的心里,他永远是我最喜欢的人。可以说,他如不牺牲,肯定要与我结婚。古人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仔细一想,此语一点不假。……他牺牲后,我一直没有忘记他,并一直将他写给我的信、送给我的照片珍藏着。全国解放后,我先后在多种报刊上写了怀念他的文章。1993年,我还到上海龙华为他扫了一次墓。扫墓那天,我一走到他的墓前,心里就痛起来了,泪水似线地往下流,我将对他的思念和爱,全融在一束鲜花中。我还在他的墓前默默地说:“育南同志,若冰看你来了……”

2004年,陆若冰以98岁高龄离开人世。

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了,革命者的英雄业绩我们会永远铭记,革命者的满怀柔情同样也值得我们去了解,去珍藏。由于时代的局限等多方面因素,一对革命佳偶未能结合,这确实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但他们无怨无悔,为革命连生命都可以放弃,更何况牺牲个人的感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