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凛然正气雄

2024/10/29  浏览量:   作者:石雪峰 岳松秋  

废名原名叫冯文炳,祖籍黄梅苦竹乡后山铺冯家大墩人,1901年出生于县城小南街,1967年病逝于长春。他取非常笔名,著独特文章,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北京沦陷,北京大学南迁至昆明。身为北京大学国文系副教授的废名,因奔母丧和避日祸回到故乡黄梅,先后在迁至北部山区的县中、小学教书。

尽管废名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但用哲人的眼光看问题:金子永远是金子,它不会变成瓦砾;金子永远是要闪光的,尽管泥土、尘埃遮掩了它。废名那大量的散发乡土气息的小说、散文、诗歌作为艺术瑰宝将永驻人类艺术殿堂,他那力透纸背的散文小说将永远迷恋读者、研究者去咀嚼它、探索它。

这里所讲的是一则是废名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发生在1943年初夏。

这年五、六月间的一天上午,一队日军来到了废名先生的居住地三渠铺。事情发生得很突然,老百姓来不及逃避,奇怪的是这次日本兵没怎么骚扰。只见一个日本兵径自走进废名居住的屋里。面对日本兵,废名镇静如常。那个日本兵走上前,咕噜了一句,请过废名,领着走出了家门,家人也随着跟了出去。可是屋后转出一个日本哨兵阻止了废名以外的所有人。这时,人们才看清楚了外面情况。对面大路两端,废名住处河坝上从北往南两处,均布下了岗哨。大路东侧的一条田埂上聚集着五六个日军士兵。他们似乎是专等被领出来的废名。不一会,废名与其中一个长官模样的人相见,那个当官的大概是这支队伍中最大的官儿吧。他们先是轻声谈话,后来声音越来越高,废名似乎生气发怒了,一副义正词严的样子,隐隐约约有“侵略”二字传出。村民们都为废名捏了一把汗,只怕他吃亏。人们甚至想到,对废名,他们会不会开枪?会不会拳脚相加?会不会把人带走?一时,恐惧不安笼罩着大家的心。废名的夫人岳瑞仁则赶紧拿出香纸在门口烧起来,跪拜祈求神灵保佑。不一会,废名一个人往回走,那队日本兵也上了去县城的大路,随之岗哨也全撤了下来。当废名与日军哨兵擦肩而过后,大家才放下心来。回到家里,废名还是一脸的严厉,气冲冲的,村民们是第一次见到他如此盛怒。

过了两天,人们才陆陆续续从废名夫人那里得知,那天是从九江来的日军,是专程前来找废名的,他们的头目带来了废名一位已经任了伪职的过去的朋友(指时任伪北京大学校长职的周作人——编者注)的信,信的内容是那位朋友恳请废名去北平和他一起任职。废名说,作为过去的朋友,信可以收;作为一个中国人,任伪职是不能接受的。当时日军头目一再解释,说什么“中日亲善”“建设东亚共荣圈”等等,废名生气了,说“你们是侵略,是侵略我们中国。”“你们杀中国人,烧中国老百姓的房子,也是亲善吗?”于是,双方只能不欢而散。知道这一全过程后,顿时,村民们对废名先生肃然起敬。此后,人们从废名先生的脸上,看到的不仅是严肃,更是眉宇间的一股凛然的民族正气。
 

编辑: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