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

——浠水县老促会副会长何光裕筹资助学被称为“爱心爷爷”

2022/12/09  浏览量:   作者:浠水老促会 郭强昔  

何光裕是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团陂镇何寨村人,生于1939年,历任组织部干事、县政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县政府党组成员等职。1996年退居二线,适逢县里成立老区建设促进会,他被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他在这个岗位上干了26年,至今,仍初心不改,以83岁的高龄坚守岗位,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优秀老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多次筹资助学,被人称为“爱心爷爷”。

浠水县老促会副会长何光裕在工作中

革命老区的“宣传员”,编著百万字革命史料

何光裕认为,宣传老区革命传统意义深远,要让后来的人世代延续,记住光荣的昨天,建设幸福的今天,创造辉煌的明天。从1997年起,笔耕不辍,编著了《浠水老区概况》《回忆与纪念》《难忘的岁月》《革命老战士访谈录》等6本革命史料书籍,计百余万字。发至全县各乡镇和县直机关单位,并被县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永久性收藏。被全县中、小学列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教材。同时,他还受请参加县委组织的“五老报告团”,深入到全县各中、小学讲述“红色故事”30余场次,听讲师生达5万余人次。

他还坚持不懈地向新闻媒体撰稿300余篇,为助力全国了解浠水、浠水走向全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2018年,何光裕被评为全国老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共15名),受到中国老促会通报表扬。

建言献策的“调研员”,多份调研报告被采纳

深入实际,进行调研,为县领导提供决策服务是老促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1998年,何光裕深入全县最偏远、最贫困的绿杨乡,调研这里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历时半月余,写了调研报告,在报告中简明了该乡道路的现状及其行路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县委主要领导阅后,认为这是一份有份量的调研报告,立即主持召开了县委常委会议,专题讨论了如何解决绿杨乡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最后形成决议,将其列为全县重点工程,两年内投入资金1092万元,投工44万个,开挖土石方99万立方米,实现通车里程126公里,彻底解决了绿杨乡群众交通闭塞行路难问题。

同时,何光裕还通过实地调查,在保护耕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诸多方面,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不少建议并被采纳,有效地发挥了参谋助手的作用。

筹资助学的“爱心爷爷”,力助贫寒家庭子女成才

筹资助学,是他在老促会期间,一直坚持的一件有特殊意义的工作。经他推荐贫困家庭子女上中专技校学习的共有418人。其中,去市水利学校351人,去市电子信息学校的42人,去市华晟学校25人。后又由他同上述学校协商,争取到了学杂费、书本费全免和每月给予一定生活补助的优惠政策。这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到校后,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良好机遇,学习非常刻苦。经过3年的学习和实践,大都学到了一技之长,并全部顺利就业。现在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成了单位的工作骨干,有的还担任了中层干部,有的当上了企业领导。这些学生的家庭也因此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他还四处奔走,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沟通,引进资金10余万元,资助本县10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武汉大学1名,武汉理工大学3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名,华中农业大学2名,湖北大学1名。在这10人中,已有8人参加了工作,另有2人正在攻读博士研究生。

何光裕同志退休早,工资微薄,老伴没有退休金,老两口日子过得比较清贫。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节衣缩食,省下3.5万元,资助8名贫困高中生完成学业,均被重点大学录取。这些受助学生至今还同他保持密切联系,一直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爱心爷爷”。

编辑:张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