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英:忠心为国 虽死犹荣

2022/07/01  浏览量:   作者:华 杉  

林育英,化名张浩,1897年出生于湖北团风县回龙山镇林家大塆村染铺塆,派名祚培,曾用名仲丹(仲聃)。幼年就读于李四光之父李卓侯所办的私塾。

1919年五四运动席卷全国,京沪津等地学潮如火如荼,林育英和堂兄林育南在武汉与恽代英一起领导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学生运动。为了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林育英、林育南回家乡创办了一所新型学校——浚新学校。浚新学校坐落在白羊山南麓八斗塆兴隆寺内。在这所新式学校里,师生平等,纪律严明、,传授新思想、新知识,既学习又劳动,开湖北教育界一代新风,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学校宗旨是“自觉觉人”,成为黄冈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策源地。

1921年7月,林育英与林育南、恽代英、李求实等在浚新学校发起组织成立带共产主义性质的“共存社”,其宗旨是“以积极切实的预备,企求阶级斗争、劳农政治的实现,以达到圆满的人类共存的目的。”翌年2月,林育英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到黄石工矿区开展革命宣传工作。1923年“二七”大罢工之后,奉调长沙望麓园织布厂任支部书记,同年6月,调到安源煤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任营业主任。

1924年5月,林育英奉派赴苏联,在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第二年回国后,任中共上海市沪东区委书记。在指挥上海市民反对段祺瑞大会游行时与军警的搏斗中,头部、胸部与左手腕被刺刀砍伤,血流如注,仍坚持战斗。游行结束后,工人们见他伤势严重,急忙送往医院抢救,幸而脱离危险。这次示威游行影响很大,林育英被反动当局悬赏通缉。

1927年春,林育英调回武汉任汉口市委书记。由于时局恶化,革命处于低潮,他冒着生命危险,开办一家木器店作掩护,坚持严峻的地下斗争。翌年4月,他调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兼工委书记,在白色恐怖中化名张浩,削发为僧,坚持秘密斗争。

1929年春,林育英调任上海沪西区委书记,在纪念五卅惨案四周年大会上,他与前来镇压的巡捕发生搏斗,脑部再次受到重伤,并被捕关入上海篮桥监狱,在狱中虽受到严刑拷打,但他坚贞不屈。9月,经组织营救而出狱。

林育英在残酷冷峻的白区地下斗争中,他三次被敌人用刺刀、棍棒、酷刑送到鬼门关口,三次又凭着悠悠一口气活过来了。而对他身体摧残最严重的一次是在1931年,林育英任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兼工委书记,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关进日军抚顺警察署监狱达13个月之久。日军宪兵对他滥施酷刑,企图逼他就范。数九寒天,强行撬开嘴巴灌冷水,肚子灌涨后,敌人穿着大头皮靴在他身上连踩带踢。水渗着血从林育英的鼻子、口腔、肛门往外涌,但他坚如磐石,守口如瓶。后经党组织营救,于1932年出狱。自此,林育英在党内享有“铜人”之誉。

1933年春,林育英爱中共中央和全国总工会派遣,赴苏联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和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1935年秋,他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隆冬之际,肩负共产国际重任回国,坚定维护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同张国涛分裂活动进行坚决斗争。1936年,担任中共白区工作委员会书记。

1937年春,林育英担任援西军政委。他坚持用党性的高度原则来教育干部战士,讲解党的政策,维护全党全军的团结,为克服张国涛分裂主义做出重要贡献。

“七七”抗战爆发后,林育英任八路军129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后担任中共军委华北分会委员,与刘伯承师长一起指挥东渡黄河,挺进晋东南,开辟晋豫冀边区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同年底,林育英由于病情严重,难以坚持前线工作,中央决定将他调回延安养病,由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接替林育英的129师政委一职。

1938年2月,林育英奉调回延安治病,还领导职工运动,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总工会执行委员、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副书记以及工人大学校长等职。9月,出席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被当选为中央委员。

1940年4月30日,林育英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发表演讲时突发脑溢血,加之身体受敌人多次摧残,受损严重,病情不断恶化。

1941年8月,林育英在延安北门住所遭受日军飞机轰炸,导致身心创伤愈重,再次住入中央医院。1942年延安整风期间,林育英虽身患重病,仍坚定地批判王明错误路线。由于久病医治无效,同年3月6日与世长辞,终年仅45岁。

毛泽东同志亲笔为林育英写了挽联:忠心为国,虽死犹荣。

1942年3月9日上午,延安万余人参加了在中央党校门前广场上举行的林育英公祭仪式,毛泽东、朱德、任弼石、徐特立、杨尚昆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将林育英的灵柩抬到桃花岭上安葬。墓碑上刻着毛泽东同志笔锋遒劲的六个大字:张浩同志之墓。

编辑:张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