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老街的红色传奇

2022/09/07  浏览量:   作者:倪金元  

金风消暑气,树叶动秋声。雨后清凉的一天,我踏访了罗田县胜利镇老街。

走进老街,仿佛时光一下子倒流了近千年,眼前的长街曲巷,青瓦粉墙,民居路面,店铺作坊,都仍然保留着深山老街苍朴的环境风貌,古色古香的气质依旧,风韵犹存。只有街上不时驶过的摩托车、三轮车,充耳的叫卖声,才把人从遥远的历史深处拉回到鲜活的现实。

老街全长800余米,由一条主街和几条叉街构成。幽深迂回的巷道如秋波流转四通八达,前门临街,后门濒河或依山,街面路用青石板或花岗石板错缝铺就,街面宽2至3米,街房大多系石、砖、木结构,兼融徽式建筑风格的马头山墙,共壁连体,一进几重,厅堂、厨房、后院、宽敞气派,与石条砌成的天井互为映衬,通风透气,让光线泻入厅内。排水管道藏而不露,近千度春秋,从未发生渍水堵塞。临街面以两屋楼房为主,上宿下店或前店后房,一层均用板门、板壁,形成鳞次栉比的店铺。整体布局合理有致,功能齐全,且冬暖夏凉,居家宜人。由于两边的屋檐基本对称,这就把本来不太宽的街面挤成一条窄缝,抬头仰视,蓝天一线,越发映衬出老街久远深厚的质地。人行其间,油然而生一种缅古思昔的苍凉肃然之情。而墙角上若隐若现的苔藓,显示出岁月的苍老,时光的苍凉。

胜利老街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据史书记载,胜利镇先叫“屯兵堡”,后又改称为“滕家堡”,因它地处鄂豫皖交界的要冲,扼守大别山咽喉,扼中原,控江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胜利镇往东北不远处,便是松子关。松子关始建于西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关口地势险峻,北接长岭关,南连铜锣关,又同三省垴、青苔关、瓮门关和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相倚,在鄂豫皖边界上形成了一道天然防线。清代诗人张晋芝在《游公子关》诗中写道:“东去淮肥环铁锁,南通云梦固金汤。泥丸塞断雄关险,隐匿长城据一方。”因松子关历代都发生过多次激战,时有重兵把守,而指挥机关,预备军队,军需供应部门大都驻扎在依山傍水,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的胜利镇。仅近现代,太平天国著名将领陈玉成、秦日纲曾二次率部扎营过胜利镇。土地革命时期,红一军、红四军、红四方面军、刘邓大军第六纵队首长和机关都驻扎过胜利镇老街。1949年3月。鄂豫军区剿匪司令部设在胜利镇,由军区司令员王树声兼任指挥长。军队的驻扎,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加上地处三省交界要冲,又成为山区土特产品的集散地,各地商人纷至沓来。这样就逐渐造就出商贾云集,富甲一方的知名老街。

胜利老街少有市井的喧嚣,呈现在一派古朴、宁静、祥和的安闲情调中,是一幅超逸尘外而生生不息的历史长卷。至今,居民们仍坚守着一份悠然,保留着淳朴的民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相亲相近,享受着诗意般的自乐。数家从祖上传承下来的手工作坊,有的做食品点心,有的酿造老米酒,有的做腐乳,有的做竹器、有的打铁器等,老牌产品,质量过硬,虽然量数有限,但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受到当地及周边群众的喜爱。老街人崇尚古风,茶余饭后,居民坐在各自的门前,与对门谈天说地,相互敬烟倒荼,融融相乐。老者在拙朴的旧楼里一坐就是半天。穿着对襟褂,或拄着棍子,或吸着长杆旱烟的老人,一步一顿穿行在老街上,遗风延续不断。

老街最负盛名的建筑,当推“金凤楼”,坐东面西,为明代成化年间所建。相传,一位安微富豪的女儿嫁这里的一位商人,她将陪嫁一对大金凤卖掉,建起了此楼,故名“金凤楼”。清代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军、捻军几次至此作战被毁。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知县管贻葵募捐重建,一进数重,中有天井,颇为壮观。门楼正上方嵌有“金凤楼”三字的石额,字迹端庄雄劲,是清代进士、翰林院编修李力琮手书。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岁月沧桑,整体建筑至今仍旧完好。“金凤楼”又是老街的一处重要人文景点。曾任红四方军总指挥、元帅徐向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鄂豫军区司令员、大将王树声,曾任鄂豫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湖北省省长张体学等名人,或在“金凤楼”设过指挥部,或住过些时日。还值得一提的是,1926 年8月18日,李梯云受中共湖北区执行委员会指派,在“金凤楼”秘密成立了罗田县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一中共罗田支部。李梯云当选为党支部书记、肖方为组织委员、林成一为宣传委员。中共罗田支部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意义深远,永载史册。1947年9月,刘邓大军第六纵队进入此镇,纵队首长率首脑机关驻在“金凤楼”,指挥三个旅在鄂东地区与敌作战。老街人只要一谈起“金凤楼”,无不眉飞色舞,颇为得意和自豪,在他们的心中,“金凤楼”延续着历史,延续着涵养,积淀着丰厚的底蕴。

老街上还分布有红一军部旧址。1930年12月上旬,军长许继慎、副军长徐向前率红一军攻克罗田县城后,第三天进驻滕家堡(今胜利镇)休整,在此期间,红一军军部发布了《告滕家堡群众书》,帮助当地成立了“行动委员会”,10天后才离开。

如今,带有历史文化韵味的旧街也不是世外桃源,现代生活的气息已渗透其间。但老街的古旧民居里依然住了许多人,是眷恋怀旧?还是深山小镇生活的窘迫?恐怕两者兼而有之。不过,老街人同老街一样,仍然散发着原汁原味。漫游之中,让人既能谛听到历史的回响,又能感悟现代人与时俱进的精神,顿觉老街神韵与居民风采集于一身,丰富而绵长,哦,老街,是历史,是文化,是传统与现实不可缺少的一环。

近十年来,千年古镇已进一步修整和开发,并让其在经济发展中继续完美地保持老街的特色,成为罗田大别山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同时,包括老街在内的胜利镇,是中宣部、国家文化旅游部公布的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因此,它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领略老街的馨香浓郁,品味它的红色文化内涵,沉醉它人文历史的悠久和厚重。

编辑:张 琴


编辑:张 琴